第一章 迎明皇昆明城万人空巷 做噩梦吴三桂一夜白头-《三藩反正》


    第(3/3)页

    吴三桂就在现场,他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但他一个字也不敢多说,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反清复明,誓杀吴三桂!”有几个胆大的年轻人小声嘀咕着。吴三桂装作没听到,赶忙命亲兵驱散围观人群,自己先行回府。

    吴三桂回到府中,天色已晚。他觉得身心俱疲,就早早睡下了。躺在床上,他辗转反侧,平日里久经沙场,可谓是杀人如麻,但今天他却觉得胆战心惊,直到现在还心有余悸。“是我老了吗?”吴三桂自言自语着,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吴三桂,你个狗奴才,还不快给朕跪下!”

    是永历帝!吴三桂惊恐万状,刚要申辩,却见自己已经跪在了篦子坡之上,他拼命想站起来,却动弹不得。

    “吴三桂,你引清兵入关,已犯下大错。而今你又弑君,更是错上加错,罪孽深重。”永历帝端坐于龙椅之上,光芒万丈,刺得吴三桂睁不开眼,“吴三桂,你可知罪?”

    “我已经对前朝尽恩了。明朝已经灭亡了,我只能效忠大清了。”吴三桂想为自己辩解。

    “吴三桂,你死到临头,仍执迷不悟。看来朕也救不了你了。”

    “什么!我要死了?这不可能!”吴三桂想要起身去追永历,却见永历已飘然而去,不见踪影。吴三桂拼命想要迈动脚步,却怎么也迈不动。他低头一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原来自己竟站在阴曹地府之中!无数双死人的手拽住吴三桂的脚、腿、胳膊...

    “你们,你们是什么人?”吴三桂毛骨悚然。

    “我们都是被清兵屠杀的大明子民!”死人们发出恐怖的哀嚎,“吴三桂,你害得我们好惨!我们要扒你的皮、喝你的血、吃你的肉!”

    “不!不!”吴三桂大叫一声,从床上猛地坐了起来。

    “原来是一场梦。”吴三桂脸色惨白,喘着粗气。显然他还没有从刚才的噩梦中缓过来。吴三桂抬头望了望窗外,天已经开始蒙蒙亮了。

    “王爷,您怎么了?”方光琛进来探望,却见吴三桂正狼狈地坐在床上。

    “没事。”吴三桂说。

    方光琛端详了一会儿。“哎呀!王爷,您的辫子!”方光琛用极度吃惊的表情看着吴三桂,“怎么全白了!”

    “什么?全白了?不可能!”

    “真的!连胡子、眉毛也白了。王爷您不信,自个照下镜子。”说着,方光琛把一面铜镜递给了吴三桂。

    吴三桂伸手缓缓接过了镜子,看了一眼镜中的自己,不由得大吃一惊!镜中的自己面容憔悴,辫子、胡子、眉毛全都像被霜打过枯草一般,全白了!他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吴三桂默不作声,他心里已然明白了几分。

    “哎!老了!”吴三桂长叹了一声,“如今本王也是年过半百的老朽了!”

    “不对呀,王爷,昨天我还见过您呢。”方光琛思忖着,“您有什么心事?”

    吴三桂沉默半晌,“哪有,只不过是这几日为了处理永明王,过度劳累了吧。”

    一听“永明王”这三个字,方光琛便明白了。方光琛,字献廷,是从辽东起就跟随吴三桂的心腹谋士。他饱读诗书,常以管仲、诸葛亮自比。吴三桂这样反常的举止,哪里逃得过他的火眼金睛。

    “王爷,您有什么心事不妨说与老臣听听,总比一个人闷在心里强吧。”

    “哎,献廷啊,不瞒你了,我刚才做了个噩梦,非常的...”吴三桂想用“可怕”这个词,但又觉得说不出口,于是道,“奇怪。”

    “哦?什么梦?”

    吴三桂犹豫了一会儿,才说道:“我刚才梦到永明王了。”

    方光琛一听,心中暗吃一惊,果不出他所料,“然后呢?”

    “我跪在篦子坡上,永明王责骂我执迷不悟,降清卖国。我刚想申辩,不料许多亡明百姓纷纷扑了过来,要扒我的皮、吃我的肉...”

    方光琛早就看出吴三桂的心思,只是以前觉得时机未到,不好张口。今天吴三桂自己吐露了心机,于是鼓起勇气说:“王爷,微臣有句话藏在心里许久了,但一直不知怎么开口。”

    “你是从辽东就跟着我的了,还有什么话吞吞吐吐的,说吧。”

    “王爷,您拥有这样的实力,为何要委屈自己作贼啊。”

    “作贼!”吴三桂脱口而出,“你为何也说我作贼?”

    “还有其他人也说过吗?”方光琛不解地问。

    “永明王也说过。我是清廷封的王,怎么就成了贼了呢?”吴三桂颇有些不忿。

    “那您知道定南王孔有德的临终遗言吗?”

    “孔有德还有临终遗言?他在桂林为大清尽忠殉国,想必也会教子孙世世代代效忠大清吧。”

    “哼哼,”方光琛微微一笑,向吴三桂讲了当时的故事。方光琛肯定地说道:“王爷,我觉得您不是那种甘于作贼的碌碌小人,何不反清归明,早为英雄呢?”

    又是半晌的沉默。

    “反清归明,我倒是也想过,但哪有说的那么轻巧啊。现在清朝已经定鼎中原十余年,天下也已经安定下来,此时我再反清,人们不会骂我是‘乱臣贼子’吗?”吴三桂说道,“再者,我以什么理由来反清呢,名不正则言不顺啊?”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方光琛道,“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训示。当年元朝统治中国已近百年,时间更久。但太祖义旗一举,还不是天下响应?如果王爷您不反清,人们才会骂您是卖国贼呢。”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这是吴三桂以前从来也没有想到的,他戎马一生,但诗书不是他所擅长的,听方光琛这么一说,才恍然大悟,“哦,原来当年太祖朱元璋起兵反元,打出的是这个旗号呀。无怪乎那么多英雄豪杰都投奔他一介布衣。元人是胡虏,清人也是胡虏。这个旗号很好,这样如果本王起兵反清的话,不会有人反对了。”

    吴三桂很兴奋,他顿时觉得自己的人生又有了意义。“可是现在永历已经被我杀了,大明的血脉已经被我断了,老百姓肯定不会原谅我的,我现在再说‘反清复明’,肯定会被天线人耻笑为反复小人。唉,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吴三桂想到这里,不免又灰心起来。

    “李陵归汉是忠臣。王爷,您没有听说过苏武、明英宗的故事吗?他们都曾经身陷胡虏,但最终凭借顽强的意志而归汉,为世人所称颂。再说明朝有许多开国功臣,如刘伯温、徐达等,原来也都在元朝为官为将。浪子回头金不换,您没必要顾虑那么多。”

    “浪子回头金不换。说得对啊。本王已经错过一次,不能一错再错。献廷,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吴三桂说,“但此事事关重大,非同小可,弄不好就是掉脑袋的事情。有多少反清志士都死在了清廷的屠刀之下了啊!容我再慎重考虑考虑吧。”

    永历帝的死,引起了昆明百姓的极大同情,商人纷纷罢市,百姓纷纷垂泪。人们假称“丁艰”,为永历戴孝。有几个不怕死的市民,冒着生命危险,把永历的尸骨埋藏在太华山篦子坡,令人动容。

    永历帝的死,也是吴三桂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杀害永历,使吴三桂的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一夜白头。永历用自己的生命,唤醒了他久已泯灭的良知。从此,他开始萌生反清意志,并最终走上了艰难的反正之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