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星空千古(大结局)-《穿书之麻瓜炮灰不想死》


    第(2/3)页

    石碑是新换的石碑,打扫得干干净净,祁慕寒与公孙薇站在墓前,凝望着石碑,久久没有言语,有风吹过,像在回应着他们对苏豫的思念,一只蝴蝶停在了墓碑上,轻盈地扇着翅膀。

    逝者已矣,而生者,更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光景。

    祁慕寒伸出手,将公孙薇的手握在自己掌中,心中感慨无限。

    一年以前。

    当祁慕寒已经走到了最后的时刻,公孙薇绝望来袭,却没想到粟篱一脚踢开了房门,在黑暗中,打开了一个木匣子。

    柔光遍地,一株白色的八角玄冰草,在木匣子中闪闪发亮。

    公孙薇呆怔了两秒,随即爆发出惊喜的大喊,喊声把章知尧也惊来了。

    接下来的话不需冗叙,在最后关头,这八角玄冰草终是将祁慕寒从鬼门关里,捞了回来。

    后来,二人问及粟篱,才知道原来粟篱偷听到了宁澄与公孙薇的谈话。

    当时宁澄要赠予公孙薇一件宝物,当是谢她的救命之恩,没想到公孙薇全然没心思,扭头就走了。

    粟篱想了想,还是走上前去,替公孙薇要下了这宝物,而谁都没想到,这宝物竟然就是八角玄冰草!

    -

    “不过当时是真没想到,宁澄手中会有八角玄冰草。”二人扫完墓,回宫路途中,祁慕寒对公孙薇说道。

    公孙薇感慨道:“对啊,这真的...是奇迹!”

    原来“宁澄”刚穿越过来时,原主正身处江东的一个穷乡僻壤,他穿越过来后,晕头转向,不辨道路,竟然迷失在一座深山里。

    正是在深山里,他遇上了一名老人,这老人在山中搭有一座简易的木棚,见宁澄可怜,便好心收留了他。

    宁澄与这老人同吃住两个月后,才发现这老人原来身上一直有伤,又过了好几个月,在一个暴雨天气中,再度病发,终是回天乏力,临终前告诉他:自己拥有一株多年前培育的草药,就放在某地,让他去取,若能得之,那可保他一世衣食无忧。

    宁澄当时没想到这么多,后来取了草药,念及老人对自己一番收留之恩,就把这草药当做了一个纪念,找地方收藏起来了。一直到公孙薇救了自己,他思来想去,只觉得自己要将这草药,当作回报她的礼物。

    但当时公孙薇已是皇后,轻易见不了,他又怕重新回到中原,会被祁玉骞的余党缉拿,只好远遁了巴尔库城,却没想到,竟在面馆里凑巧与公孙薇碰上了。

    后来,便有了后面的一系列事。

    祁慕寒撩起车帘,一束阳光照进了车厢,“如今想起来,宁澄遇上的这老者,恐怕就是苏赫了。”

    公孙薇点点头道:“不错。祁玉骞从没说过他杀了苏赫,现在想起来,他应该是囚禁了苏赫,想办法让他再培育草药,但苏赫逃脱出来了。”

    祁慕寒长长地叹了口气,感慨道:“这真是一个严密的闭环,现在想起来,仿佛冥冥中,一切自有了定数。”

    如果“宁澄”没有穿越过来,便不会遇上苏赫;如果公孙薇没有救下宁澄,也许他不会用草药相赠;如果祁慕寒没有在临终以前,派粟篱跟着公孙薇,也许公孙薇要与玄冰草失之交臂。

    公孙薇伸出手,抚摸他俊美的脸庞,微笑说:“慕寒,这也是因为我们对彼此的爱,救了我们自己。”

    祁慕寒想了想,也笑了。最关键的一点,是他在最后关头,因为放心不下公孙薇,派粟篱去跟着,一切才有了转机。

    “不过啊,你真的得谢谢小粟篱!”公孙薇又点了点祁慕寒高挺的鼻梁,“这孩子聪明又机灵,能当大用。”

    祁慕寒大笑道:“朕预备等他再大些,便让他入朝为官,就让他入……吏部吧!”

    二人一路说说笑笑,沿途风光无限,山河明媚。

    -

    夜幕落下,繁星满天。

    皇宫一处偏殿里,苏炙夜正在大发雷霆,将手中的毛笔一甩,怒喝道:“不练了!老子的剑,你们给我藏到哪里去了!”

    旁边的太监唯唯诺诺:“殿下,这是陛下交代下来的,让您一定要完成这幅字帖,否则......”

    “否则他要把我怎么样!”苏炙夜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又是把我拘在这宫中,不让我出去建府,又是要我练这劳什子的字!”

    “陛下是一片好意,怎么能叫‘拘’呢?”柔柔的声音响起,一名女子怀中抱着一大约六、七个月的婴孩,走了进来。

    这婴孩长得粉雕玉琢,十分可爱,却一直在挣扎哭泣着,女子一走近苏炙夜身旁,奇迹般的,这婴孩就不哭了,伸出肉肉的手,就要去摸苏炙夜的脸。

    苏炙夜暴跳如雷:“商墨云,我不是跟你说过,我没空,叫你把她抱远点——”

    他话还没说完,商墨云就将婴孩塞入苏炙夜的怀中,那婴孩居然举起了圆滚滚的小手,咯咯笑的,就去拔苏炙夜的头发。

    商墨云站在一旁,甜蜜地捂嘴笑着。

    苏炙夜无奈,只好抱紧了;低头看着看着,自己居然也笑了。

    -

    夜风徐来,繁星无数,头顶一条银河横亘而过,星光遍洒大地。

    宫里的钟楼被整葺一新,顶部甚至搭起了一小座琉璃顶小屋,一架花藤织就的秋千在小屋前晃晃荡荡的,坐位是用上好的铜件铸成的,专供帝后二人观星赏月时所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