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价格属于霍顿公司成本极限。 一毛钱都不能往下降。 到了北方机械集团,同等规模的汽车,生产成本只需要五千。 价格方面比霍顿公司便宜了足足两倍。 性能优越性又不止两倍。 多年来,全球油价忽高忽低。 岛国汽车企业紧紧抓住全球油价这个问题,出口的廉价省油车将米国老牌汽车企业打得一直抬不起头。 大量抢占米国的汽车市场。 低廉的价格,也让欧陆的各家传统汽车企业苦不堪言。 “林先生,我们对于和北方机械集团的合作充满了信心。” “您之前提出的合作内容,我方全盘接受,没有任何反对意见。” 夏洛特当场拍板合作,马上签订协议。 霍顿公司与林凯峰的合作,等于是在拎着麻袋捡钱。 公司只需要支付小小代价,获得的利润却是空前的庞大。 有了足够的利润,霍顿公司就有能力解决大量的富余劳动力。 会议桌对面,林凯峰双手交叉,不紧不慢地说道;“夏洛特先生,各位尊敬的先生们,女士们。” “任何一桩生意,都不可避免地会遭到竞争对手的打压。” “我们成立合资公司,合作的品牌汽车进军米国,欧陆市场,首先跳出来对我们进行打压的,必然是岛国汽车企业。” “同时,两大市场的本土汽车企业,也绝对不会束手待毙。” “他们的汽车市场份额,已经被岛国企业抢走了大半,现在出现了新的对手,为了保住最后一点市场份额,各家汽车企业一定会和我们拼命。” 霍顿公司的高管们露出了赞同表情。 商场如战场,市场份额对于企业而言,相当于是生命。 市场份额越少,企业生命力也将变得岌岌可危。 夏洛特清楚林凯峰不是危言耸听。 所说的每一个字,未来都会变成现实。 袋鼠国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岛国汽车企业尚未崛起之前,米国和欧陆的汽车企业,成群结队地将他们的车辆销售到袋鼠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