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大工业生产带动小工业厂家-《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第(2/3)页

    林凯峰不但懂工业,懂商业,更懂得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来之前,王长生多次在会议上用林凯峰举例。

    夸他是一个搞生产建设的多面手。

    如今看来,多面手这个称号确实适合林凯峰。

    任何一件商品的销售与生产,都能被林凯峰搞出无数种花样。

    每项都能起到重大的经济价值,不正是国家大力推广的勇于创新吗?

    随后,一行人又开始参观机械公司的食堂,图书馆,技术部门,后勤部门。

    “你们天天都吃这个?!”

    来到后勤科仓库,众人傻眼了。

    仓库堆着大量的大米白面。

    别的国有企业由于缺乏资金,食堂每天供应的不是窝头就是咸菜。

    到了北方机械公司,人家吃的都在细粮。

    这也太奢侈了吧……

    负责后勤工作的丁科长说道:“各位领导误会了,不是我们厂奢侈,林总说只有吃饱肚子,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生产建设工作中,连饭都吃不饱,又怎么能全心全意地搞生产。”

    “可也没必要每天都吃大米白面吧?”

    “乖乖,真是开了眼界,就连部里的食堂,每天都是一顿细粮两顿粗粮,到了你们这里,一天三顿全都是细粮,过的简直是神仙日子。”

    “部长,要不是我年纪太大了,真想回来机械公司当一名生产工人,起码每天能够吃饱肚子。”

    众人或是惊叹或是玩笑,表达着对机械公司的羡慕。

    吃饱肚子一直是困扰龙国人的最大问题。

    看到堆积如山的大米和白面,即使是见多识广的一机部领导也会感到震惊。

    王长生点燃一支香烟,不急不缓地说道:“机械公司顿顿有细粮,是因为人家有这个本事。”

    “他们是创汇战线上的排头兵,一次次做出成绩,有本事的企业,既是天天大鱼大肉,也是人家应得的。”

    “没本事的企业活该吃糠喝稀。”

    当过兵的王长生,属于最理解林凯峰的人之一。

    战争岁月,王长生所在的部队为了提高战士们的战斗力。

    会定期举行大练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