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离开京城的时候,女儿还没满月,现在都三个多月了,三翻四坐,应该会翻身了,也不知道长得像自己还是小琪,不管像谁,长大了定然是美人坯子。 想着想着,李顺睡着了,直到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李顺起床,洗漱完毕后,带着风申平出了将军府。 阜城属于安国的领土了,他要了解阜城百姓的生活习惯,体察民情,根据实际情况对阜城进行整改。 “下官宴清,见过李将军。” 临时被任命阜城太守的宴清,得知李顺视察,带着手下官员拜见,李顺让宴清汇报阜城百姓的人口数以及生活状态。 宴清将自己查到的事情一一汇报。 阜城是燕国最富庶的城市,但是,贫富悬殊太大,有权有势的人富得流油,平民百姓过的十分辛苦。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况,在阜城表现的淋漓尽致。 “可悲的封建制度。” 李顺听着宴清的描述,眉头紧锁,心里很是愤愤不平,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消灭地主阶级,让百姓成为社会的主人。 “安顿好城中百姓,设置粥棚施粥,保证每个人都能吃上饭。” 李顺对宴清吩咐道,同时又设置帐篷,让没有地方住的百姓住进去,等到时局稳定后,大力发展阜城建设。 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最要紧的是得到百姓的拥护。 百姓最为客观,谁输谁赢不重要,只要能让他们过上稳定的生活,他们就拥护谁。 李顺的这一波操作,阜城百姓感激涕零。 “嗬,还有水泥房那?!” 李顺继续视察,赫然发展,阜城内竟然也有人模仿安国,建造了水泥房。 宴清讲述,从去年开始,燕国一直在效仿安国的发展模式,不仅模仿建造了水泥房,在农业上也学会了嫁接技术。 不过,水泥房都是有钱的财主们住的,跟老百姓没有关系。 看着自己的成果得到别国的认可,李顺心里甭提多得意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