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撤三藩康熙力排众议 上血书莲儿大义微言-《三藩反正》


    第(2/3)页

    七月十三日,吴三桂也上了一道辞藩的奏疏:

    臣驻镇滇省,臣下官兵家口于康熙元年迁移,至康熙三年迁完。虽家口到滇九载,而臣身在岩疆已十六年,念臣世受天恩,捐糜难报,惟期尽瘁藩篱,安敢遽请息肩!今闻平南王尚可喜有陈请之疏,已蒙恩鉴,请撤全藩。仰恃鸿慈,冒干天听,请撤安插。

    此后不几天,靖南王耿精忠也向清廷上了一份奏疏:

    臣袭爵二载,心恋帝阙,只以海氛叵测,未敢遽意罢兵。近见平南王尚可喜乞归一疏,已奉谕旨。优念臣部下官兵,南征二十余年,仰恳皇仁,撤回安插。

    吴三桂上请撤奏疏,是先礼后兵。吴三桂毕竟是清廷封的王,这么多年来又一只加官进爵,如果没有什么由头就贸然起兵,人们反而会骂他忘恩负义。

    康熙才不管这些,见到吴上疏,立刻批准。他亲自下令撤藩:

    王自归诚以来,克殚忠荩,戮力行间,功绩懋著,镇守岩疆,宣劳岁久。览奏,请撤安插,恭谨可嘉。今云南已经底定,王下官兵家口作何搬迁安插,著议政王大臣等,会同户、兵二部,确议具奏。

    康熙给耿精忠的批复是:

    王祖父以来,世殚忠荩,戮力行间,功绩懋著,及王封镇守,劳著岩疆。览奏,请撤安插,恭谨可嘉。今福建已经底定,王下官兵家口作何搬移安插,著议政王大臣等,会同户、兵二部,确议具奏。

    撤藩是康熙既定策略,他鉴于历史上元朝被汉人推翻的教训,认为汉人掌握兵权,势必会与清政府抗衡,威胁其统治。遂三藩同撤。

    吴三桂身边有四大名姬:陈圆圆、莲儿、八面观音、四面观音。其中,莲儿是当时的风云人物。她本姓王氏,年方十七,吴三桂第一次遇见她时,是在安阜园的荷花池旁。莲儿一袭白衣,手捧玉扇。站在九曲桥上,婷婷玉立,仿佛出水芙蓉一般。故得名“莲儿”。

    莲儿聪慧美丽,能诗善文,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是一位(太平天国)傅善祥式的才女。

    这天,莲儿不知哪里来了劲头,心血来潮,问小太监借了身男人衣服,把脸蛋抹黑,自己溜达到街上了,临近中午时分,饿了,她找了一家馆子,随便找个座儿,点了碗面条,就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两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进来了,穿过大堂,要往二楼去。店小二拦住了他们,说:“二位客官,你们请大堂坐吧。”

    书生说:“大堂太吵了,我们想找个安静的单间,谈些事情。”

    “呃,不好意思,二位,二楼满座了今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