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圣人仿若神灵,怎能被凡俗玷污?” 常葳走到被她钉了封条的衍圣公府邸大门口,一刀劈开封条,回头看着书生们。 “你们追随的是超脱世俗的孔圣人,还是这个欺压百姓的衍圣公?” …… “疯了,都疯了!”刘三吾拿着新一期的报纸,双手颤抖,“他们居然烧了衍圣公的府邸!他们还是儒生吗!” 刘三吾家中是元朝官宦世家,其父曾是元朝翰林学士,两位同在元朝做官的兄长在战乱中被杀。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朝中缺人,让各地举荐贤能之人入京。 历史中,刘三吾在洪武十八年才被举荐入京。这个时空,王亮为脱脱做传,让一群元朝官宦对大明皇帝归心,于是刘三吾早早来到南京,任翰林学士兼国子监忌酒。 张昶自尽后,刘三吾几乎是大明朝廷中起用的元朝宿老领军人。 身为修习理学的大儒,刘三吾自然对礼法十分重视。他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向皇帝上折子,请封衍圣公。 衍圣公家中出事,首先找的也是他。 刘三吾已经联合了众位文臣,要去皇宫前跪着死谏了。没想到常遇春那凶残恶毒的女儿,居然领着一群书生去烧了衍圣公的府邸? 那群书生哪来的?那些诽谤衍圣公的百姓又是哪里招的?这都是恶毒的阴谋! “赶紧去找皇上,一定要阻止此事!这影响我们大明国本!”刘三吾道。 在刘三吾赶紧进宫面圣的时候,朱元璋早就得知此事了。 “常丫头已经派兵护送曲阜的百姓进京告御状了,最迟明日就能到。”叶铮笑着摇摇头,“从海路出发,从长江直接来。信国公安排的蒸汽船。” 信国公就是汤和。汤和与廖永忠同时在南北各建海军,军中自然也有蒸汽船。 “常丫头这疯狂劲,简直和常伯仁一模一样,不愧是常伯仁的继承人。”朱元璋乐道,“常伯仁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就不像常伯仁,只会打仗,不爱俗务。南边的孔家还没动静?” 刘基道:“他的马车走得太慢,我看着都着急,就让他也走海路,然后快马加鞭回去。现在他应该已经回到家中,但消息还没传回来。” 被紧急叫回南京干活的王袆深深叹了一口气:“还好有蒸汽船,否则这一南一北,不知道要走多久。标儿弄出的那个车不知道能不能代替马匹。” 朱元璋道:“能是能,但得先修路啊。等这件事结束,就好好修路。标儿还说,可以弄个什么铁、铁路?唉,只是书信,看不太懂。” 朱元璋想回北京。 他身边的心腹们也特别想。 还是在标儿身边有意思。南京朝廷里的那些人太无趣。 “我还等着他们死谏,好动动刀呢。没想到他们看到衍圣公府邸被烧,居然不敢出门了。”朱元璋遗憾道。 刘基没好气道:“主公,你再杀下去,朝中之事谁来做?他们负责的是典章礼制,全杀了谁为主公做这些细碎琐事?!” 朱元璋信任的人中不是没有精通典章礼制之人,比如宋濂就是其中之一。 但宋濂等人身上都被安排了很重的庶务,典章礼制对国计民生不重要,但大明又必须有。这些事,自然留给德高望重的元朝宿老来做。 在元朝宿老中,刘三吾、汪睿、朱善并称三老,最为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其中刘三吾为官宦世家,在朝中影响力最为深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