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标耸肩:“那有什么办法,我摊上了他们这样的哥哥,他们撞上了我这样的弟弟。认命。” 李贞哭笑不得,只好作罢。 他多次督促李文忠不要老东跑西跑,老老实实待在标儿身边照顾标儿。但每次他的训斥,都会被标儿拦下。 标儿啊,真是太宠他的哥哥们。 李贞带着朱标的书信和令牌去了山东。 汤和摩拳擦掌,就等着山东知省倒霉。 但山东知省又不是蠢的。皇帝刚杀了一批人,他就算利益和沿海豪强息息相关,也只能遵命。 他心里嗤笑,都是这群人跳得太高,皇上才会拿山东最先动刀子。 嗤笑完之后,他手指曲起敲了敲桌面,喃喃自语:“朱标啊朱标,你如此锋芒毕露,过刚易折啊。” 朱标自幼便是神童,孩提时就在洪都之战立下大功劳,之后文治武功,样样出色。若不是他实在年幼,开国时论功行赏,定有他一席之地。 朱国瑞功臣第一的位置,朝堂上下人尽皆知,其中有一半是朱标的功劳。 皇帝如此信任朱标,显然是将朱标留给那个迟迟不出现的太子。 若有朱标辅佐,太子继承皇位后,定能高枕无忧。 但年少成名的人大多孤傲,朱标年幼成名,更是目空一切。 难道朱标认为,仅仅依靠皇帝,他就能随意得罪朝堂上下所有人吗? 就算朱元璋会护着朱标,但籍籍无名的朱太子,他真的能忍受朝堂中有一个样样比他优秀的国姓爷吗? “希望朱标能早日看清。”他摇摇头,叹了一口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