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乾纲独断背负一切-《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第(2/3)页

    现在北边又没有暖气。跑北边过冬……行吧,洪武皇帝你开心就好。

    朱标想,先给皇宫里把炕堆上吧。大明的糙皇帝朱元璋肯定冻不坏,冻坏了马皇后可就不好了。

    在朱标的翘首以盼下,朱元璋终于肯以洪武皇帝的身份去北京了。

    朱标再次面圣,但这次他没有下跪。

    因为洪武皇帝说,元朝让大臣动不动下跪是陋习,不准大臣跪啦。

    他为了标儿,真的,我哭死。

    至少朱元璋的替身哭死了。

    之前朱元璋和朱标还不是皇帝和太子,他就忍了。现在再跪,他当晚就拿一根绳子吊死。

    朱标听到这则消息的时候,没什么反应。

    明清好像是会下跪的。但他的主公并不是他所知道的历史中的洪武皇帝,要恢复元以前的制度,不让官员下跪,很正常。

    让朱标万万没想到的是,朱元璋不准官吏下跪,禁止殉葬,这种恢复道元以前,甚至是宋时制度的事,居然得到礼部一致反对。

    武将勋贵们一脸懵,不知道文臣们在反对什么;文臣们只有季仁寿据理力争,连刘基和宋濂都只能沉默。

    朱标没想到,朱元璋更没想到。

    他当即召来刘基和宋濂,还有已经天天嚷着要退休的李善长,询问他们居然不站在自己这一边的原因。

    李善长苦笑:“主公啊,我们默不作声,就是站在你身边了。”

    朱元璋仍旧不明白。

    但还好,在私下的时候,朱元璋还是这三人的主公。所以在朝堂上他们不能说也不敢说的话,在私下可以和主公说。

    三人默不作声,朝堂一片哗然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朱元璋如今朝堂这个年纪的文臣,大致都给元朝当过官。

    一个朝代厉害的读书人就那么多,朱元璋哪那么容易捡漏?就算捡漏,这些捡到的漏,大致也和刘基等人一样,是先做官再归隐。

    所以,他们为上官、为皇帝跪过,也在蒙古贵族实行殉葬的时候默不作声甚至支持过。

    如果朱元璋不让官吏们跪了,又发圣旨说殉葬不好了,那他们该如何自处?

    所以朱元璋不但应该延续元朝的礼仪,还要变本加厉,才能让这些人心里好过。

    “让大明的皇帝也承担了这样的罪孽,再过几代,有帝王提出这个建议,他们就会同意了。”刘基讥讽道,“因为这些就和已经投元的人没关系,是大明的皇帝和大明的臣子共同犯下的错,才能共同改正。”

    朱元璋问道:“但后来的皇帝,又有那个能力推翻祖训吗?”

    刘基老实道:“不知道。不过如果是标儿,肯定能。”

    朱元璋失笑:“什么都推给标儿,那我还当什么皇帝?”

    朱元璋笑过之后,就一意孤行,下达了圣旨。

    不管你们同意不同意,朕,已经决定。

    朱标从自家老爹口中得知洪武皇帝这超帅的一幕后,兴致勃勃给洪武皇帝写了一则从游戏中摘取的超级中二的话。

    就算是大贤,他们被束缚在亲朋好友师门中,有些事知道是错的但不能发声,有些事知道是对的也不能去做。

    这时候,能站出来的只有皇帝。

    皇帝来承担,皇帝来认可,皇帝来背负一切!

    嗷呜!

    帅!

    朱元璋得意大笑,拿着朱标的信去挨个骚扰重臣,特别是宋濂和刘基。

    宋濂和刘基原本也认为朱元璋做这件事非常符合明君雄主,但现在他们不认为了。

    这个主公真的好烦人。谁能把这个烦人的主公赶走?

    刘基按压着眉头道:“主公,我早就想问了,为什么你总是半夜来?”

    朱元璋理所当然道:“因为晚上标儿睡了,不会发现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