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我只是声音大了点-《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第(3/3)页

    他喝着静气凝神的苦药骂骂咧咧的时候,第三封信到来,朱元璋人傻了。

    他傻乎乎地召集自己的大儒谋士们道:“我听评书里说你们文人喜欢舌战,原来舌战真的能骂死人啊。”

    “浙东四先生”和“浙东二儒”这五人纷纷摇头。

    “闻所未闻!”

    “史书中未曾有过!”

    “世上居然真有如此奇闻?!”

    “为何我竟不能亲眼见之!!”

    “主公,我今日就出发去大都帮衬标儿。”刘基道,“标儿一定吓坏了。”

    其余四人纷纷道:“对对对,我们也去!标儿一定吓坏了!”

    朱元璋骂道:“滚!你们就是想去看热闹。我回去,你们乖乖留在这里继续守着王保保!你们不是说谋士就该在这个时候出谋划策,非要跟着我来甘肃吗!”

    王袆笑道:“如今不过对峙,用不了这么多谋士。抽签如何?留两人在此辅佐胡大海将军和耿再成将军,其余的人跟随主公去大都?”

    刘基摇头:“我们倒是可以抽签,主公最好别去。主公总不能让替身安抚大都百姓,接见大元官宦俘虏?而标儿身为北伐功臣,难道主公去了大都,不与标儿把酒言谈?”

    朱元璋板着脸道:“标儿不喝酒。他酒量极差,喝一点第二日就会头疼。”

    刘基眯着眼瞥朱元璋。

    朱元璋干咳一声,恢复正经:“标儿年纪轻,有北伐之功,就该回去休息了。他如今被那姓陈的徒子徒孙口诛笔伐,正好回去避一避风头。”

    沉默了许久的李善长揉了揉胸口,终于缓了过来。

    标儿得到占领元大都首功的消息没吓到他,抓了大元皇帝但抓错的消息没吓到他,标儿骂死大元老状元的消息差点把他吓死。

    他揉着扑通扑通的心口,有气无力道:“标儿不可回应天。标儿骂死人的事可能被千夫所指,也可能成就他的英名。主公必须要强硬地站在标儿这边,肯定标儿的正确。即便标儿想退,主公也不能让标儿退!”

    李善长这个不算太正统的文人发话后,几个正统文人皱眉沉思了一会儿,也纷纷点头。

    宋濂道:“主公,文战交锋如武人狭路相逢,若一步退则步步退。标儿此事前古未有,不可轻忽。”

    王袆摊手:“一个老匹夫,先开口骂标儿,被标儿反驳后羞愧气绝,还能是标儿的错?若标儿有错,以后主公麾下众臣日子可要难过了。”

    朱元璋听了王袆的话,很想翻白眼。

    你们也知道你们每次议论事务都在破口大骂啊!我还以为你们没有自知之明呢!

    叶琛笑道:“若不是常元帅那里需要族兄,此事让族兄去帮衬标儿,或许最为合适。族兄很擅长此事。我学到了族兄些皮毛,主公让我去大都吧?”

    众人纷纷鄙视。你前面几句废话,就是为了争着去大都。

    章溢打圆场道:“确实,标儿此事不但不应该被责罚,主公须得奖赏标儿才是。”

    朱元璋想了想,道:“把大都改成北平府,让标儿当知府。大都打了下来,明年正月我应当在应天登基了。我登基的时候标儿可不能在应天。”

    以陈标现在的地位和功劳,若在应天,有资格随驾旁观朱元璋登基。

    朱元璋总不能登基的时候还让替身去吧?就算他无所谓,替身估计宁愿自尽也不肯去。

    李善长继续道:“主公必须去大都,但可以先遣走标儿。主公明年要登基,标儿执掌主公印信依仗,代替主公回家祭祖如何?”

    朱元璋笑道:“李公这主意好!他是我儿子,本就该代替我去祭祖。”

    无论是扩大北伐战果,还是筹备应天登基,朱元璋都没空回乡。陈标身为明王世子和未来大明太子,当然应该代替朱元璋去祭祖。

    不过当皇帝本人没空,又没有子嗣或者子嗣过于年幼时,皇帝也会派宗室或者心腹重臣去祭祖。

    朱元璋现在对外宣称亲戚都死绝了,所以只能派心腹重臣。陈标若被朱元璋派去祭祖,既能短暂和他回元大都的时间错开,又能让外界都知道,朱元璋不但没有因为陈标骂死人而冷落陈标,还对陈标更为欣赏看重。

    “可惜标儿安排人抄书,帮我在文人那里博取名声的计策失败了。”朱元璋叹气,“我倒是无所谓,但标儿一定不开心。”

    沉默了半晌的刘基突然大笑。

    朱元璋郁闷道:“我叹气,你何故发笑?”

    刘基笑道:“我想明白了。标儿此举看似被世人口诛笔伐,实际上正好是主公破局之机!主公何不昭告天下,让支持元朝的文人和反对元朝的文人来一场舌战?有标儿骂死人的先例,恐怕许多文人都热血沸腾,想要成为第二个能骂死对手的文人。”

    朱元璋震惊。

    刘伯温你是认真的吗?全天下文人还能因为我家标儿骂死人热血沸腾而不是义愤填膺?他们甚至想自己骂死个人试试?

    你逗我玩呢!

    朱元璋认为刘基这次献策有点不正经。恐怕是刘基自己想骂死个人玩玩,故意推说别人也想。

    朱元璋本想如此嘲笑刘基,但他看到自己面前的文人们都露出了过分灿烂的笑容,连李善长都在捋胡须。

    朱元璋再次震惊。

    我家文人怕不是都有点那个大问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