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夏宫的常侍-《匈奴皇帝》


    第(2/3)页

    张让当即跪下拜倒:“奴臣如今只知侍候大王,不敢有任何异心!”

    “晏子春秋有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张让几人于汉宫生阉患,于夏宫可为孤之忠犬,先生岂不闻前汉中行悦之故事乎?”刘渊不疾不徐道。

    “大王英明,雅量宽宏!”蔡邕还未说话,张让便接口了,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

    “哼!”蔡邕何人,自然能明白刘渊的意思。

    刘渊收起脸上的一点自得,笑问道:“先生还是说说有何事吧?孤可是好奇地很!”

    说到目的,刘渊观察到蔡邕老脸上有些轻微的变化,那是一种“羞涩”。眼中带着点期待,蔡邕问道:“老夫听闻,夏王归来时,带回了十车藏书典籍,不知夏王能否……”

    刘渊闻言乐了,原是那些典籍勾起了蔡邕兴趣,带着点调笑:“蔡先生当真是爱书之人呐!”

    见蔡邕就一直盯着自己,刘渊神情一肃,脑中稍一思索,下了决定,有些狡黠道:“孤欲于宫城东侧新筑一崇文阁,收天下藏书。蔡先生不愿为孤之司空,做那崇文阁博士,教授学生,何如?”

    “老夫答应了!”犹豫了片刻,蔡邕终还是同意了。

    望着蔡邕退去的背影,刘渊若有所思。其人博学就不必说了,看起来顽固不化,却又通达世事,刘渊汉化,令其于美稷行教化之事,这么多年来实则帮了刘渊不少忙。

    经过这么多年,蔡邕也知晓,刘渊是不可能放其归乡了,故待在美稷,著书立说教学,慢慢地也就习惯了。

    让种拂、种邵父子与蔡邕一道,二人无奈受命。刘渊放了话,要么到崇文阁当博士教习,要么就待在美稷最脏乱的监狱之中。饭食是不会短他们,至于其他,体验了几日后,父子二人就受不了了,那可必斩了他们还痛苦难熬。

    博士也是官,其二人在蔡邕手底下,就是变相地出仕于夏。于刘渊而言,开了口子,总有让其臣服的时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