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电令-《慈安天下:不一样的甲午》


    第(2/3)页

    对于向朝鲜边境延吉运兵的工作,当时兵部侍郎向永泰与地龙商议之后,禀报皇上恩准之后,决定分别从海上由北洋水师提供船运以及一部分士兵从塘沽坐上目前已经修通的到沈阳的铁路专线火车,将兵力分别送到沈阳与大连。在从哪里赶往延吉,这样一是锻炼了我大清朝运兵机制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好将锻炼一下别样水师的运送能力,通过这种演练锻炼水师与步兵之间的协同配合的能力。

    当然兵部还从东北抽调其他兵力已经赶到了延吉府,延吉那边一时之间已经驻扎了大清朝三十万兵马。这样一直庞大的军队,但让皇上不可能交由袁世凯一人指挥,袁世凯也曾上书要求统一各部所属管辖权。

    但是慈安权衡好久之后这才决定目前各部的指挥权有各部统领自行管辖,一举一动须有皇上发出旨意方可行事,对此慈安也明白这样管理的利弊,因此今日早朝之后,皇上已经秘派地龙带着他的密旨前往延吉去了替换袁世凯全权统辖当地的驻军。袁世凯当然是会炒担任军机处的大臣,这样袁世凯也是向前迈进一大步。

    地龙当然是与马三强搜捕一同乘坐北洋水师的三艘巡洋舰与今天晚上抵达了大连港在上岸后随即给皇上发来电报说他们已经平安抵达大连,明日一早即将赶扑延吉,估计最迟将在后天中午就抵达延吉了。

    就在大清朝调兵遣将的同时,日本又一次发动国内所有的海军舰船以及渔船,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的向朝鲜运兵的行动,但是天不助日本,当运兵船离开日本横滨之后,便遇到了海上强风暴,逼不得以,日本海军只得在此回港避风去了,由于天气原因影响了日本派兵朝鲜的速度。

    俄国人由于地广人稀。从过国内抽调军队也不是一件不易的事情,首先俄罗斯已经将远东地区的士兵几乎全部抽调至朝鲜了,在其远东没有什么可以抽调的兵力了,对于在汉城与日本艰苦的拉锯战,俄军最高司令官沙巴列夫一个劲的给圣彼得堡发去电报要求增兵朝鲜。

    但是沙皇从俄国各地征兵抽调兵力同样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同样影响了俄国人在朝鲜战场的作战兵力部署,日本与俄罗斯都陷入了消耗战。

    对于双方同时陷入了消耗战之时,俄国公使接到从圣彼得堡沙皇发来的电报,电令俄国驻大清公使馆公使立即拜见大清皇上及皇太后,恳请大清朝出兵帮助俄国将日本人赶出朝鲜,出兵的条件大清朝可以向俄国提出来,俄国方面保证满足大清出兵的一切条件。

    俄国驻大清公使在接到沙皇从圣彼得堡发来的电报之后,立即前去拜会了大清朝吏部侍郎孙志仁,请其向大请皇上与皇太后转达俄国公使要立即拜见大清皇上与皇太后。

    大清朝的礼部是专门负责处置与协调与世界各国关系的以及大清朝礼制方面事务的一个部门,同样也是六部之一,但是他的职权却没有户部、礼部、兵部、工部、刑部之大,是六部中排名靠后的一个部门。

    就连一些外国驻大清使节都不是对户部十分看重,一般有事都会直接越过礼部,直接去拜会皇上或是皇太后,再不就是去找朝中大权在握的大臣去协商解决有关方面的外交事务,为此他孙志仁见俄国公使今天竟然破天荒的来到他的礼部,要求他转达俄国公使想要拜见皇上与皇太后的意图,这让孙志仁立马找到了礼部侍郎的感觉。

    孙志仁在听完俄国公使的讲诉之后,他对于发生在朝鲜的日俄战争他是知道的,对于此事事关大清朝黎民百姓的安居乐业他也是明白的,他觉得只是不能在他这里耽搁了,于是孙志仁便引领着俄国公使前往乾清宫去拜会皇上去了。

    孙志仁来到皇宫,将他带领俄国公使要拜见皇上的意图说与今天值更的小太监张晓海,要求张小海进去禀报皇上,就说是他孙志仁带领俄国公使前来拜见皇上,有要事面见皇上。

    张晓海对于礼部侍郎孙志仁也是认识的,张小海见状,也不多说什么,只是看着孙志仁与俄国公使说道:“孙大人与俄国公使先生稍等片刻,我这就去向皇上禀报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