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时候,慈安在看着恭亲王说道:“恭亲王,你能请缨出征,乃是我大清的希望,哀家看看这满朝之上,没有一个人能比恭亲王会带兵打仗的,那李鸿章重兵驻守东北,密切注视着俄国人的动静,左宗棠年事已高,英雄暮年,哀家在这里由衷的感谢王爷能够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不记个人得失,乃是大清之幸也。” “哀家此时想你年是以高,身体欠佳,在顾虑你的身体,恭亲王你确定要替朝廷征战安南吗,哀家不知道你的身体能否受得了吗?”慈安说话的口气扎显得她非常关切恭亲王的身体,亲切的问道。 恭亲王看到慈安内心犹豫不决,担心慈安万一发觉他的小算盘,不让他领兵出征,赶忙从椅子上站起来说道:“太后,请放心,我最近身体恢复的不错,带兵打仗并无大碍。” 慈安看着恭亲王说道:“王爷,着朝堂之上,君无戏言,你可知道?” 恭亲王这时候想的是自己在西南将法国人打败之后,将安南收归自己帐下,在佣兵在那里,美其名曰镇守西南边陲,到时候伺机而动,那不比在京城里的活动余地要大许多。 恭亲王躬身说道:“太后,本王甚至这朝堂之上,君无戏言,本王愿当中满朝文武官员立下军令状。” 慈安听到恭亲王有力军令状,便说道:“恭亲王你可得仔细思量一下才是,这要是军力状一立,那可是不可改悔的了。” 慈安看着恭亲王慢慢的说道,恭亲王这时大声说道:“太后,本王在这里当作满朝文武官员的面立下军令状,如本王在安南打不了胜仗,守不住镇南关,本王将接收军法处置。” 慈安看了一下恭亲王,沉思良久再次缓缓地说道:“恭亲王,要不这样,我看还是将李鸿章调回来算了,王爷吗你就不要沙场征战去了?” 慈安的犹豫不决,看似在关心恭亲王的身体与后路,实则是在将那恭亲王慢慢的逼到死角,恭亲王知道此时慈安心中犹豫,不放心他佣兵在外,一旦形成气候,与朝廷不利。 恭亲王只得再次鼓噪慈安说道:“太后,食君之禄,当在社稷危难之时,当为社稷作想,当为皇上与太后分忧才是。” 慈安看到恭亲王态度如此坚定,便下定决心道:“那好,就有劳恭亲王为国出征安南,固我西南边陲。” 慈安说着说着看了一眼恭亲王说道:“恭亲王,我看那军令状就不要立了罢?” 恭亲王这时怎能当着这的满朝文武官员食言呢,到他听到慈安打算不让他立军令状时,赶忙向一旁的小太监说到:“去哪笔墨拿来,本王当着满朝文武官员将军令状立好,请文武百官帮本王爷作个见证好了。” 小太监这时当时非常的乖巧,不等皇上与太后发话,便赶忙去将笔墨拿来,伺候着恭亲王。 恭亲王接过小太监递来的文房四宝,在那里想也不想就挥毫泼墨的写到:“家国危难之时,本王当着皇上、太后与满朝文武的面立下军令状,如在征战安南中如国败北,愿当接收军法处置。立字据者:奕訢。某年某月某日与朝堂之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