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第89章 东海方略-《越沧海》


    第(2/3)页

    到时候只有吴越国有如此强大的航海技术可以纵横大海。只要出了东海南海的海岸线,就算自己把外面的广阔世界闹得天翻地覆、出了海岸线就自称皇帝,中原的郭威柴荣赵匡胤都不一定知道!这对于钱惟昱在国内装低调、装怂包降低北朝警觉心的大计,实在是一块非常重要的臂助啊!

    意淫了一番如何开拓海外领土之后,钱惟昱才想起该把话头拉回正事儿上,当下不耻下问地继续求教:“那么,这新罗国又是哪朝哪代的时候亡国的呢?耽罗国又如何?”

    “那新罗国在大唐灭亡之前,原本也算是三韩之地的霸主。不过大唐末年,新罗国内贵族弓裔、甄萱分别叛变自立,建泰封国、后百济国。三韩之地遂重新分为三国鼎立之态。朱梁末年,泰封国弓裔的部将王建弑君自立,再将泰封国改名为高丽国(注:十国当中的前蜀开国君主也叫王建,和这个王建只是同名同姓同时代而已,不是同一个人)。

    王建此人颇有武略,经过十余年经营,灭了甄萱的百济,也把新罗国主打得步步衰退、丧师辱国。到了二十年前、家父第一次作为国使代表武肃王出使新罗国的时候,新罗已经衰弱不已,只剩全州、庆州一道。根本无力抵抗,只好向武肃王恳请出面调停。

    那时武肃王见新罗孱弱,但恭谨不已。且与新罗贸易每年可获巨利、新罗王每每进贡钱财逾十万两孝敬。故而出面以中原天子的名义调停高丽、新罗两国。许是高丽王建也觉得新罗立国数百年,非旦夕可灭;且其国内新占领土也颇为疲敝,内部不稳,便卖了武肃王一个顺水人情,暂缓进攻新罗最后仅剩的国土。

    不过,以奴家如今从后往前看,当初那王建也不是真心害怕武肃王的调停——当时家父为使的时候,曾经假称武肃王乃是代表后唐明宗李嗣源的意思,唐明宗另有密旨要武肃王牵制王建灭新罗。当时恰逢后唐灭梁、收河北三镇、平蜀地,杨行密也名义上归顺大唐,正是有混一天下的迹象,这才吓住了王建。

    可惜四年之后,李嗣源驾崩,末帝李从珂被契丹儿皇帝石敬瑭攻灭。高丽王建一看中原正朔王朝实力还不如契丹蛮夷,立刻改向契丹称臣,同年就整顿大军南下。新罗王见大势不妙,为求保全性命,结果不战而降。

    如今想来,新罗正式亡国,距今恰好16年——也就是后唐为契丹兵灭亡的同年。新罗亡国后又四年,高丽王建遣使勒令原本一直对新罗称臣的耽罗国王付由尊改向高丽称臣。付由尊一开始不允,后来为王建武力威慑,不得不屈服称臣、派太子末老入开京城朝贡。七年前,自坚王付由尊被鸩杀;高丽人派兵送还世子末老拥立为傀儡。”

    这一串时间点太多,几乎把钱惟昱给听晕了。他整理了一下思路,才理出几个重要的梗概:新罗亡国发生在16年前,耽罗改投高丽发生在新罗亡国后4年、也就是12年前。直到7年前,高丽人才杀了老耽罗王,然后放回一个被他们控制多年的傀儡世子,正式把自己的这个藩国给彻底控制了。

    这两个国家亡国才分别16年和7年,都还没超过一代人的年龄,说不定民间还是颇有人心向故国的。自己如果将来直接入侵高丽,肯定会遇到剧烈抵抗,但是自己如果打着帮助原本对南朝恭顺的属国拨乱反正的旗号的话,说不定就能拉拢不少人心、减少很多阻力。

    看看别的穿越客,哪怕是穿到宋朝、明朝的,都要想尽办法把已经一团团结、朝鲜族民族意识都形成了几百年的耽罗岛给打下来。自己如今的时间点,可是比历史上所有穿越客优势大多了吧?三韩之地的民间认知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还有两块刚刚倒了不过十年的大旗可以扛,不用就太可惜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