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然,徐正清是被人抬进来的。 当徐正清看到崇祯的时候,大吃了一惊:“张公子……” 他话一出口,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要从椅子上下来:“臣参见陛下……” “不必了,坐在上面吧。” 崇祯简单明了地说道:“村官做的如何?” “承蒙陛下指点,臣这段时间每日教授百姓识字,学习书本上的耕种,五日前,又修建了一处……” 徐正清不太好意思说出来。 崇祯笑道:“一处粪便集中处理的地方?” “是。” “没关系,是什么你就说什么,朕不在乎这些,只要是有用的,就是好的,无论白猫还是黑猫,只要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徐正清连忙激动地说道:“是!” “王承恩。” “奴婢在。” “明日你找人来,将这敬天法祖的牌匾给朕换了,换成实事求是。” “啊?” “要朕再重复一遍?” “不敢,奴婢这就去安排。” 回到正题上,崇祯说道:“老百姓对新政反应如何?” “回陛下,都说好,以前没有人管他们,没有人愿意帮助他们,现在他们真切感受到了朝廷是来帮他们的。” 农民啊,虽然小心思多,虽然吝啬,但他们也不坏。 你帮帮他们,他们就感激感激你。 等跟他们拉近距离了,再通过思想建设来重新建设农民的思想工作。 这就是农业大国治理农业社会最有效的方法。 农民用好了,那是可以改天换地的。 “好,你做的很好,你要把你的日常工作全部记录下来,你的目标,还有每个阶段打成的效果。” “这样定期做对比,才能清晰地知道哪些方法有用,哪些需要改进。” 皇帝亲自指导工作,徐正清激动不已,满腔热血说道:“陛下垂怜,臣定不负天恩。” “朕很看好你,踏踏实实把每一件事做好,不必担心别人怎么说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