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权压人-《大明第一贡生》
            
            
            
                
    第(3/3)页
    李兆先这才仔细观察,才发现如妹妹所说,虽然这些人外面穿着普通的官差服,但里面衬着的,却是锦衣卫那套飞鱼服的装束。
    当李兆先发现这群人不好惹时,赶紧拉了几个同伴到一边。
    “李兄,我们不上去了?”有人还不满。
    李兆先道:“在哪看不是看?就是这边听不清楚,但远远还是能看到台子上的情况,就在此吧。”
    旁边同行的人还在抱怨:“谁知道这应天府竟会安排在这么个地方……真是扫兴啊!找个开阔点的地方不好吗?应天府适合办大文会的地方那么多,这是故意不给我们表现机会吗?”
    ……
    ……
    文会场地中央。
    由张周安排,给布置了主礼台。
    主礼台位置相对能高一些,跟对面观礼台有一定的距离。
    几人到了之后,却没没着急落座。
    “砰砰砰……”
    汀州上,传来炮声。
    把周围围观的士子给吓得不轻,但其实放的是空包弹,只是打个响而已。
    声势造足。
    随后程敏政登上礼台,当众宣布道:“敝人程敏政,深得皇恩浩荡,体念上苍德,皇恩布泽于世……今日于应天府举行文坛之会,邀约莱国公、魏国公、应天府尹、南翰林院同僚数人,见证学坛之论学之事。望天下士子能以匡扶社稷为己任。请莱国公致辞!”
    随着程敏政说完。
    张周从旁边走向主礼台。
    下面围观看热闹的人见到张周时,心情很激动,正所谓是活在故事里的人。
    以往张周的名声太大,而文坛也留下了其名声,又是《大明会典》,又是《心学典籍》的,更别说张周这两年那近乎呼风唤雨的逆天能力。
    突然见到活人,跟见到个半仙没什么区别。
    但在场最目瞪口呆的人,其实是朱厚照身旁几人。
    他们这才知道……原来这位朱寿小公子的“先生”,居然是大名鼎鼎的莱国公?
    “他他他他……”胡峰扯着朱厚照的衣服,说话都结巴了。
    朱厚照甩开他的手,瞪他一眼道:“听张先生发话!”
    正说着,杨鹏已带着正经飞鱼服绣春刀的锦衣卫过来,正好这边位置也空旷起来,直接将朱厚照几人给围在中间。
    而台子上的张周也发言了:“本人张周,草字秉宽,得圣谕到江南参赞军务之事。护送大明储君来此!请太子殿下登台!”
    “哇!”
    整个汀州瞬间炸锅了。
    连同岸边,很快消息四散传播。
    而朱厚照则在杨鹏带人护送之下,大踏步往台子的台阶而去。
    当他走上台子,站到张周面前时,跟着他一起过来的孙澈三人打死也不往台子上走一步,他们现在整个人都已经处于蒙圈的状态。
    不但是孙澈他们,连对面的湛若水等岭南学派的代表,还有别的江赣、渭南、浙东学派的代表,此时也都惊讶到难以平复心情,每个人心中都盘旋着一个极为恐怖的念头……跟张周一起来的,居然还有大明的储君?
    “参见太子殿下。”张周拱手对朱厚照行礼。
    朱厚照笑道:“张先生客气了,本宫今日前来,不过是为参加江南文坛的盛会,叨扰了诸位,还望见谅。”
    下面有人往台子上指着,远远道:“那……那不是说写诗的朱寿吗?”
    “那是太子?”
    “那三首诗,是太子所写的?”
    “要命了!”
    本来还有人准备提前拍一下程敏政的彩虹屁,诸如程学士您写诗好,您的诗当世无双堪比李杜……但现在他们突然意识到,该是谁的就是谁的,一个十岁少年郎的宝贝,也不是普通人能抢走的。
    张周道:“臣所知,太子南下途中,有感而发,作诗三首。到江南之后已呈现于世人,臣与程侍郎等人代为品读,感念太子学问之深,见解之独到,爱才之心切,甚是感怀。还请太子当众为天下士子书写此诗词,以彰显太子对天下士子的期许。”
    “好!”
    朱厚照很得意。
    顺带还往台子下那些曾经瞧不起自己的人身上瞅一眼。
    让你们一个个说什么“伤仲永”,今天本宫就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以权压人,什么叫不可撼动。
    程敏政亲自出来,为朱厚照压上镇纸,还给朱厚照研墨。
    朱厚照大笔一挥。
    在纸上开始把他那三首诗,一一在纸上写下来。
    等朱厚照写完,张周道:“回头请南雍祭酒前来,将这幅字送过去,装裱之后作为警示世人之用。”
    朱厚照笑道:“张先生怎么安排,随你!”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