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想要瞒天过海?-《走进不科学》
            
            
            
                
    第(3/3)页
    因此对于这个德国知名的品牌,刘运权自然也是有所耳闻,至少不至于名字都没听过。
    眼见刘运权知道戴姆勒-奔驰的牌子,尹勒斯表情也随之轻松了不少:
    “刘先生,不瞒你说,数年之前,戴姆勒-奔驰的工程师们刚刚与政府合作,研发出了一款全新的车型,这款车型非常的完美,我们内部对它的定义是一款‘划时代的汽车’。”
    “不过我们德国人的性格你也了解,凡事都追求极致,因此对于这款汽车需要的零部件,我们也力争想做到最好。”
    说到这里,尹勒斯又摇了摇头,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
    “然而可惜的是,在数年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将很多环节优化到了极致,唯独在密封圈和悬架材料需要的橡胶膜上遇到了一些问题。”
    “无论我们如何适配材料,最终的效果都不尽如人意,以至于我们的工程师都只能选择了放弃。”
    “但是没想到的是,今天在莫斯科,我们遇到了它.....”
    说罢。
    尹勒斯再次低头的看向了手中的薄膜,眼中带着一股见到了梦中情人的迷恋。
    刘运权方才也心下了然,原来是这么回事......
    戴姆勒-奔驰这个品牌他曾经听一名毛熊工程师提过,和德国官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与官方合作倒也不令人感觉意外。
    而德国的汽车工艺水平自然不必多说,有国家队下场协助,刘运权光是脑补都能脑补出产品的水平了。
    而这样一款重要的车型,在设计上存在某些纰漏,结果就在官方都要放弃的时候,尹勒斯居然机缘巧合的见到了华夏生产出来的这种薄膜......
    难怪尹勒斯会这么激动。
    另外按照尤里刚才介绍的情况,尹勒斯他们在得到薄膜后过了一会儿才联系的毛熊方面,看起来多半是做过一些简单的检测?
    刘运权把整个事件在脑海中过了一遍,结合自己的分析,差不多也有了个大致的底儿。
    而另一边,眼见刘运权目光中露出些许思色,尹勒斯便连忙又补充道:
    “对了,刘先生,有件事差点忘记说了。”
    “那就是如果贵方有意出售这种薄膜成品或者转让技术,我们愿意用外汇进行结算——不是马克,而是卢布或者美刀。”
    “至于具体的价格还需要详谈,但我能保证的是,一吨这种薄膜的价格不会低于5000美刀。”
    听到5000美刀这个数字,一旁杨文的童孔便是狠狠一缩。
    5000美刀?
    要知道。
    这年头的5000美刀可实打实的是个大数字,去年华夏的外汇储备都不过才0.46亿美刀罢了。
    如今的JDZ陶厂没日没夜的制作陶瓷,一年的交易量也不过是100万美刀而已...
    但现在如果一次性能够出口100吨薄膜,那么交易额便最少有50万美刀!
    说实话,如果不是权限不够,杨文甚至想现场就答应下尹勒斯的要求。
    而在他身边,刘运权内心的激动其实并不比杨文低多少。
    不过他依旧保持了一个老外联的高素质心态,没在脸上表现出太多情绪:
    “尹勒斯先生,大致情况我差不多了解了,不过您知道,这种涉及到国际贸易...尤其是和西方国家交易的事情,我这样的小人物肯定是没多少权力决定的。”
    “所以我得先将这个情况汇报给首都,有了结果再联系您,您看如何?”
    尹勒斯过去和毛熊也打过几次交道,知道此时毛熊和华夏的规矩都差不多,便很有风度的点了点头:
    “OK,刘先生,我们在毛熊境内会待一周左右,希望能尽快收到您的答复。”
    “没问题,我在三天之内给您回复,那我们今天就先到这里?”
    “告辞。”
    “告辞。”
    ..........
    分别后。
    刘运权带着杨文以及两位翻译用比来时更快的速度回到了外联驻点,迅速将这个情况汇报给了首都。
    两个小时后。
    221基地。
    看完首都方面发来的紧急电报,基地厂长李觉抬头望向了面前徐云:
    “韩立同志,你怎么看?”
    李觉对面,刚刚跟着老郭赶到办公室的徐云却摇了摇头:
    “扯澹!”
    李觉眉头一扬,看起来有些意外:
    “扯澹?哪儿扯澹了?”
    徐云用手指点了点电报的下半截,在空气中比划了个圈:
    “从那啥戴姆勒要用橡胶膜开始都是扯澹,那些德国鬼子心眼坏的很,想用信息差捡漏呢!”
    ......
    注:
    今天陪夜,明天开始加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