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即将开启的新副本-《走进不科学》
            
            
            
                
    第(1/3)页
    虽然依旧不清楚那个特殊粒子到底遭遇了什么,居然会和超子发生极其短暂的交互现象。
    但某种意义上来说。
    正是因为有这个交互现象在短时间内爆发出的超高能量,才能让潘院士等人如此轻松的锁定那处撞击痕迹。
    此时此刻。
    潘院士正在操作台上,与赵政国一同分析着获得的报告:
    “衰变参数测量结果为0.633±0.002,比当初∧超子的精度要更高一些。”
    “不过观测量级140Mev,这是电中性介子的性质啊.:.”
    “电中性介子?”
    赵政国微微一愣,旋即便脱口而出:
    “这怎么可能?”
    “且不说它内部已经有一颗π介子发生过交互反应,光从整个过程的微分宽度的积分数据来看,它的自旋是半奇数,就绝不可能是介子才对。”
    潘院士亦是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
    考虑到很多同学对于粒子的了解度有限,分不清重子轻子的概念。
    因此这里便比较规范的为大家普及一下微粒的概念。(这应该是没人做过的科普,搞不清的同学建议插個眼)
    首先要明确一点。
    那就是宏观物质,最终都是由微观粒子所组成的。
    微观粒子从大到小,分别是分子、原子、质子和中子(原子核)、最后是基本粒子。
    而基本粒子。
    就是目前不可再分割的微观最小物质。
    这里不可分割的意思,是指没有体积与模型图像,无法检测到其内部结构。
    即可以作为点粒子也就是类似质点的概念来处理。
    而基本粒子呢,主要由四大类构成:
    夸克、轻子、规范玻色子和希格斯粒子。
    这四大类粒子,又分成61种微粒。
    其中,前两者的夸克和轻子又称费米子一一它们构成了物质最开始可被观测的结构。
    夸克一共有六种类别,叫做六味夸克,分别是上、下、顶、底、奇异、粲。(昨天看成桀的把脑袋给我伸过来)
    同时呢。
    每一味夸克有三个内部自由度,称之为颜色,因此3X6=18。
    而这18种夸克又具有自己的反粒子,因此夸克的种类一共有36种。
    这个数字对标着上面的那个61,也就是61种微粒中的36中。
    轻子则有12种,包括了此前提及到的中微子等等。
    因此费米子共有12+36=48种。
    至于规范玻色子和希格斯粒子,则统称为玻色子,是自旋为整数粒子的称呼。
    其中规范玻色子传递了粒子之间的基本相互作用。
    希格斯粒子其所在的希格斯场,则负责产生了静质量。
    所以希格斯粒子被单独分离了出来,独属一种,外号上帝粒子。
    而在规范玻色子中。
    起到电磁相互作用玻色子有且只有一种,那就是光子。
    至于弱相互作用的玻色子则有三个。
    分别是W+、W-和Z玻色子。
    强相互作用的传递粒子称之为胶子,一共有八种。
    因此玻色子的总数一共有1+1+3+8=13种。
    13+48=61,便构成了世界最基础的61种微粒。
    除此以外。
    还有一个没被实验证明的引力子,这61(62)种粒子,便构成了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当然了。
    在最前端的理论中,很多人认为标准模型只是一个更大模型低能近似,这点大家了解就好,没必要探究太深。
    有了61种基础粒子之后,微观世界便开始拼积木了,从而出现了一个新概念:
    复合粒子。
    例如质子和中子都是由三个夸克和胶子组成的复合粒子,属于重子的一种。
    超子呢,字如其意。
    便是指质量超过质子和中子、并且至少含有一个奇夸克的重子。
    原子=质子(夸克+胶子)+中子(夸克+胶子)+核外电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