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本就身体不好,心脉有损,如此一来,吐血卧床,便在所难免。为了延续天启的寿命,重真不得不于百忙的大中午特意入宫,把这位哥们的情绪安抚好。 重真知晓,袁崇焕是天启于己巳之变里的心结所在。就如魏忠贤是那场闹剧之变里的心病那样,因此朝政一日不好转,重真便会继续养猪一般养着魏忠贤。 毕竟这家伙干啥啥不行,搞钱还是有一套的,尤其是从贪官勋贵那里搞钱。 重真不惩治袁崇焕,反而给予他便宜行使之权,分明是一种信任,一种鼓励。 人心都是肉长的,尤其是像袁崇焕这种本就高傲,有所追求,近乎偏执之人。 虚心接受,坚决不改。说得就是这类人。 这类人还有另一种特点,那便是:坚决不承认错误,但会以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的所言所行以及观点,都是正确的。 这类人有时候很可恨,但在重真眼里与那些夸夸其谈之辈比起来,可爱了不知道多少倍。 “忠魂依旧守辽东。” 当重真读到这句诗时,想起的乃是汝钦宝剑的第一任主任胡宗宪的那一句。 “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 胡宗宪也好,袁崇焕也罢,归根结底,两者都是倔强到近乎偏执之人。 只不过袁崇焕的性子更加狷狂,一旦认定了某件事情便极难改变意志。 最重要的是,他缺少重真师尊徐渭徐文长这样的旷世奇才,做其幕僚。 袁崇焕立志以死报国,哪怕是捐躯在这场己巳之变中也在所不惜。 关宁铁骑,尽归其营,莫不如是。 上至满桂祖大寿赵率教等将领,下至普通士卒,受其感召,无不效死而战。 这便是建奴虽强,近乎摧枯拉朽般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却于京师城下近乎毫无进展的原因所在。重真的举措和魅力,在此过程中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他缓缓扫过彻底安静了下来的众多官僚道:“本王欲亲自率军出城,与黄台吉一决高下,与建奴决胜负于京畿大地,香山脚下!” 语惊四座,全场哗然。 “殿下!万万不可啊!” “殿下一人之安危关系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怎可轻易犯险?” “殿下!殿下!老臣认为鬼见愁必然要救,择一将移师去救便可!” “是啊殿下,袁崇焕、祖大寿、满桂、赵率教、候世禄尽皆屯兵于城外,其余近处的勤王之师也正在迅速赶来,待合围之后一拥而上,大事定矣啊!” “某虽不齿人海战术,然而此不失为妙计一条啊!我的殿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