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袁崇焕知固守而不知进取的战术思维-《我来自大明辽东》


    第(3/3)页

    北风卷地,陡然携带着凌厉的霜寒,标志着酷寒陡然来临了这一年的辽东。

    纵观华夏历史,朝代更迭的自然因素便是气候的急遽变化——寒冷。

    重真一直认为若非处于小冰河时期,大明断可不能在无休无止的战争之中轰然倒塌,袁崇焕自视甚高,但在重真眼中不过是芸芸众生中很平凡的一份子。

    就连他这个能知过去未来的穿越者都不敢过分邀功,他一个着眼于辽东关宁的所谓关宁军大帅,又有何资格呢?对于袁崇焕,重真已仁至义尽!

    接下来的人生道路该如何行走,全然都要靠他自己了。

    重真纵马奔驰,自大凌河堡返回,先至锦州,在临宁远,最后抵达山海关。

    再一次又辽东关宁入关,物是人非,重真思绪纷飞。

    回头望了一眼宁远的方向,那里有前屯作为宁远的后盾,又左右二屯护卫锦州,这两座城池犹如钉子楔在辽西走廊之上,是关宁锦防线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两城之间,是松山、塔山、杏山等诸多的山堡军寨。

    大多依山而建,充分发挥了华夏先人流传下来的筑城精神,巧妙地利用地理环境,屯兵、屯粮,纵不能相互支援,固守也能坚持一段时间,消耗后金兵力。

    于此途中,他尽皆有所视察,同时也探望了一大帮老朋友。

    “这就是袁崇焕的战术思维吧!他全盘继承了孙承宗的战略思想,然而并未发扬,而是将之带上了另一条道路,一条只知固守而不知进取的道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