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更有人出班,满脸大义地指责道:“皇上,依微臣之见,这所谓的尚方宝剑多半儿是假的,还请将这欺君罔上的逆贼,当庭拿下!” 天启哪怕再怎么觉得殿下的这只蝗虫可爱,却也认为这事儿开不得玩笑。 毕竟大明这几年来动荡不安,正因他不怎么过问朝政,因此发下去的尚方宝剑,乃是历届皇帝之中最多的,若因此而被人冒充,那岂不是丢脸丢大了? 于是,他便肃容说道:“蝗虫爱卿,你如何证明啊?” 黄重真就怕天启不赋予他当庭拔剑的权利,便道:“皇上,微臣真的可以么?” 群臣尚且不明堂堂大明皇帝,正与辽东关宁的一介丘八在打什么哑谜。 却听天启已不耐烦地挥挥手道:“莫要废话,快点快点。” 黄重真郑重立正挺胸道了声“诺”,便面向那几个出班的东林官员道:“本将可事先说好了,尚方宝剑要么不出鞘,但凡出鞘便是要渴饮鲜血的!” “你……” “不过它所渴饮的,若非邪徒,便是匈奴!” “笑谈渴饮匈奴血?那便没什么好怕的了,你快拔出来让我等瞧瞧吧!” “行!”黄重真点点头,也不见如何动作,宝剑就已“铿锵”出鞘。 那清澈的剑吟,似乎在诉说于太和殿上出鞘之喜悦。 黄重真有感而发,一阵剑舞,一首《破阵子》,便已吟诵而出。 那充满磁性的低吟浅唱,那催人奋进的慷慨激昂,那宝剑铿锵的铮鸣之声,顿时便将满殿文臣的粉饰太平,给冲击得支离破碎。 此曲终了,剑舞顿止。 黄重真还剑入鞘,却又并未全部入鞘,而是抓着剑鞘之身露着一截,递给那几个因为自己的剑舞,从而瑟缩不前的文臣看,问道:“尔等可识得这两个字?” 这两字并非楷书,而是古朴小篆,刻于时光印记的剑身之上,分外苍劲。 “汝钦?” “这是啥意思?是人的表字么?” “好像是,那是谁的呢?” 几人凑着脑袋,喃喃自语,面面相觑。 细腻的心思顺着时光的痕迹往前追溯,然后终于想起了那个“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的平寇大臣——胡宗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