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惜,他们不能原地折返。 因为他们现在代表的已经不是他们自己了, 而是国家, 言而有信是必须的一点, 现在立刻折返, 指不定人家还以为他们反悔啥的, 平白引发矛盾误会。 所以, 最后他们只是派了一个人回去打探一下消息, 就继续缓缓上路了。 国与国之间的礼要守。 知己知彼, 则是更为必须啊。 …… 魏国使臣车队最前方, 马车内。 伪装成为普通使臣的四皇子魏祥勋与此次的主使官杜葵,正对坐交流着。 “杜师, 先前在赵国京都那边,因为担心隔墙有耳的原因, 有些问题我一直没有问,如今不知可否为我解惑?” 在稍微猜测了一下赵国京都那边发生了些什么后, 魏祥勋就拱手请教道。 “殿下问便是,臣自知无不答。” 杜葵当然是立刻回礼, 恭敬道。 “割让城池是当初来时就说好了的事情, 彼此协商自无不妥,可是您为何要突然提需要公主和亲,我记得当初过来的时候,百官们协商的不是, 希望赵国送一个皇子去我们魏国,当质子吗? 您为何过来之后突然改了主意, 而且看那赵皇的样子和态度, 这个公主也不受宠啊,甚至仿佛迫不及待的要给我们,这样的公主带回去,能有什么用? 总不至于真的如赵人所说那般,只是因为她有戚国公血脉,想要带回去给因戚国公而死了儿孙的国民们泄愤吧! 况且,她终究只是个女子。 听说她母亲还被废, 本就已经殊为不易, 国仇家恨何必牵连弱女子呢!” 这个问题,魏祥勋其实已经疑惑了许久, 只是先前一直在赵人地盘上,不太方便问,这才一直憋到了如今询问。 随着魏祥勋问出问题, 杜葵的脸上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丝失望,并叹息道: “唉,殿下您有点天真了…… 若是臣真的想要找些有戚国公血脉的人带回去给国民泄愤的话,那又何必找这么个关系已经算远的公主,被流放的那些戚家人都不用国与国之间外交联系,随便找些人就能把他们掳回魏国。 他们的血脉难道不比这公主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