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做就做,这次季暖在青河州找了两个工匠,又在附近的县城找了两个工匠,把图纸分成四份,让她们三天做好四台机器的零部件。和罗太太告别的时候镖局管事跟季暖定了二百斤豆粕,他们养的马匹特别喜欢吃拌了豆粕的草料。 “行,回家以后我就让人给你们送来。” 回到瑾泉县,季连福告诉妹妹毛掌柜的酒楼每天需要的豆油已经从五斤涨到十斤了还有些大户人家过来买豆油,但是豆粕无人问津。 “别担心,慢慢来会好起来的,我去请青河州就卖了一些豆粕,虽然只要二百斤,有人注意到和接受豆粕就是个好的开始不是吗?” 季连福和季连寿点头,他们相信妹妹的眼光,接下来的两天季暖带着南宫晴和南宫依把豆粕分成两种,一种压成豆饼,存放在仓库里;一种装在袋子里像麦麸一样论袋卖。 季瑞年和古淑珍隔两天就来看看兄妹几个,得知豆油已经慢慢打开局面,怕孩子们上火,古淑珍一直安慰闺女,季暖想得开,做事情哪有一帆风顺的经历些波折很正常。几天后陆续有大户人家过来买豆油和豆粕,一台榨油机已经供应不上,尤其是豆油都被大户人家包了。 季暖想到一个主意,把拉车的马送进空间,用空间井水和豆粕喂了几天,不仅膘肥体壮,皮毛更是黝黑铮亮,这匹马特别惹眼,来家里取豆油的人都会注意它,每到这时候南宫晴或者南宫依就会拿一些粉碎的豆粕喂马。 有人好奇过去询问,两个丫鬟就会告诉对方她们家的马就是喂了豆粕才变成这样的,听她们这样说,一些大户人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了一些豆粕回去。 第二台榨油机安放好的时候,南楚货行来人了,一次要了一千斤豆粕和五百斤豆油,把油坊库存都买走了,还和季暖约定以后每十天过来取一次货,二百斤豆油,五百斤豆粕打底上不封顶。 “咱们得找人了,不然豆油供应不上了。”季连福说。 “我去买几个壮劳力,雇人不合算万一被有心人看懂机器构造损失可就大了。”斟酌再三季暖决定买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