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师父的决定-《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第(2/3)页

    大街上依旧是那个样子,有的地方在扩建、有的地方在种树,有的在盖楼,还有这段时间新开业的商场。

    不过胡同里面的情况就不一样了,那些原先临街的那些抗震棚、小厨房,在上级的指令下已经给拆的差不多了,

    这些原先杂乱、不起眼的房子被拆的后果,那就是让很多人家里面的居住面积变的更加紧张,家里面孩子越多住的地方越紧张。

    特别是前几年孩子下乡插队,这两年回来还没有工作的返城青年家庭,一个房间里面搭上三层床铺太正常了。

    结了婚还要跟父母、弟弟、妹妹住在一个房间里面,挂上一个床单就是一个遮挡其他人视线的小房子,那啥的时候要轻拿轻放、咬着毛巾的家庭也有很多。

    这种情况使大杂院里面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了大家争抢的对象,能用砌墙的绝对不用木头撑着。

    那些小到实在不能砌墙的地方,用木头、油毡、石棉瓦也要搭建出来一个房间,到时候不管是当小厨房,或者是放蜂窝煤、大白菜都能用上。

    正是因为这种寸土必争的情况,让原本和睦的邻居,直接大打出手、甚至群殴的人不在少数,同时也成了街道办、派出所出动比较多的因素。

    很多原本宽松、敞亮的大院子,现在被那些小房子侵占的变成了只能让单人通过、曲折的通道。

    下班后推着自行车回家的话,勉勉强强能够通过,这个人还不能太胖,要不然过的时候就要费劲了。

    事情到这里还不算完,他们到家后因为狭小的空间没有地方放自行车。

    那些载着他们外出、上班,在村里面如同珍宝一样的自行车,只能被挂在乱建起来的小厨房墙上,接下来它会和蒜辫、辣椒串一起迎接炒菜时的烟熏火燎。

    在这种高密度生活区域当中,互相摩擦是避免不了的,这也让原本的那一点邻里之间的情谊在这种环境当中不断的变薄。

    (某剧:贫嘴大民的幸福生活,一家8口全住在这个16平米的小屋子里,像沙丁鱼罐头一样生活,是现在这个时间段、以及以后很长时间四九城普通民众的写照。)

    尽管韩立骑的比较慢,不过他大部分的时候都在抄小路,来到老虎洞胡同的速度比公共汽车一点都不慢。

    韩立来到这里还没进门就听到了两个孩子的笑声,还有两条春城犬的呜呜声。

    推开街门一看,大、小明这两个小家伙,他们每人手里面都抓着一条狗的尾巴在摇晃,两条狗不敢挣扎、更不敢咬,只能在原地呜呜的叫,看到韩立来了之后叫的就更惨了。

    这时候坐在院子里面正在给大、小明洗衣服的王春花抬起头来看到是韩立后,她惊喜的站了起来,湿漉漉的双手甩了甩,在身上擦了两下就跑了过来。

    “你这个蛮牛终于回来了,今天上午听何姐说的时候我还有点不相信呢。”

    韩立:“回来了,你想我了没有。”

    王春花点了点头说道:“当然想了,我跟这两个孩子在一起时间越长,越想你.”

    王春花没有说完就伸手掏了韩立一下,然后转过身就来到了大、小明身边,把他们手中的狗尾巴给拿下来指着韩立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