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田师兄,我这属于回娘家,欢迎这词儿不合适吧?” “哈哈哈!你说的对,是我用词不当!”田主任立刻认错。 “杰诚!”贾章柯看向甄杰诚,“对于你这部大作,我可是期待久矣啊!” “师兄,您过誉了。”甄杰诚矜持的摇摇头,“我只能说,争取不让师兄您失望。” “肯定不会的!你小子就没让人失望过,这次也一样!” 简单闲聊后,迎宾继续。 顾常卫,王小帅.仿佛成了北影导演的校友聚会。 待陈师兄与老某子抵达后,气氛瞬间达至高chao。 不过并没有结束! 江文扯着嗓门来了,虽然他中途去甄杰诚那儿串过门儿,但完整版的成片还未见过。 墨镜依旧戴着王佳卫,甄杰诚很好奇待会儿看电影时是否会摘下。 李鞍与马克·穆勒先生的联袂到来,几乎坐实了李鞍将担任下一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主xi的传闻。 再次老友相聚,马克·穆勒拉着田主任的手, “对于你不愿再创作银幕作品,我仍旧很惋惜。” “不过令我感到欣喜的是,你在教学上取得了丰收的硕果,你的学生将填补你导演生涯的遗憾!” 一边热情寒暄着,一边朝放映厅走去。 吃饭及交际的事儿先放一边儿,现在最重要的是看片! 北影保卫处派出了安保在放映厅外把守,但仍旧驱散不了在附近徘徊着的学生们。 “茜茜,你不是后来去了学长的剧组吗?怎么也好奇?”杨蜜开口问道。 “我只是知道大概剧情内容,没看过成片。”柳伊菲答道,“后期制作完成后的视觉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嗯嗯嗯,茜茜姐说的对。”景恬点点头,“我也一样!” “哦!”杨蜜“恍然大悟”,“对了茜茜,我已经签进学长的公司了。” “学长给的合同是五年,但我觉得太短了。学长没办法,只能改成十年了。” “那恭喜你啊,蜜蜜。”柳伊菲展颜一笑,“热情”道,“其实我也打算签学长的公司呢!快了,最多半年时间,咱们就可以在一起共事了!” “哦?真的吗?那太好了!” 听着二人你情我浓的交流着“同门”情谊,景恬看看柳伊菲,又瞅瞅杨蜜,突然感觉自己有点格格不入。 于是偷偷拿出手机,给路铮发了条短信: “路叔,我能跳槽吗?” “哗啦啦~” 雷鸣般的掌声于放映厅内响起。 虽然并没有从电影中看到深挖的人性,艺术的深沉。但这并不妨碍众人为“一镜到底”严丝合缝的设计而欢呼,这同样是艺术!技术与内核同样重要! 事实上早在1948年,希区柯克便在《夺魂索》中展示了“一镜到底”的意识与技巧。 不过限于当时条件,一卷胶片只能拍10分钟左右,所以影片其实是十个镜头拍成的,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完全一镜到底的电影。 千禧年的《时间编码》,一部充满试验意味的剧情影片。 全片四个画面自始至终均匀分割整个银幕,每个画面都是一个九十多分钟的长镜头,四个画面在情节上互补并有机控制不同画面的声效,来取代蒙太奇在影片叙事中所起的作用。 05年的《9条命》,影片由9个不同情节的短片组成,每段短片都为12分钟,均是一镜到底。 以及大毛的《鹅罗斯方舟》。 诸多电影人在不同的年代,均在尝试着挑战一镜到底! 此时此刻,面对这样一部长达119分钟的单镜头战争电影,怎能不为之喝彩? “杰诚!拍的好啊!”老某子竖起大拇指,“叙事流畅,代入感强烈,剪辑点的设计与处理堪称完美!” “光影效果运用的太漂亮了,尤其是战场的夜戏!”王佳卫重新戴上墨镜,“燃烧的建筑,燃烧的夜空,燃烧的土地,燃烧的剪影。鬼斧神工,如梦如魅!” 同样竖起大拇指, “猴赛雷啊,杰诚!” “北影生狂客,号尔甄杰诚。”陈师兄开口便是改编诗词。 “杜子美心中那‘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太白究竟是何等风采,我只能去臆想。” “但是杰诚你” 继续念诗,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师兄,谬赞了!”甄杰诚拱手道。 起身,看向众人, “各位师兄,各位师长,各位前辈!” “首先,再次欢迎诸位的到来,并感谢诸位的不吝赞赏。但我很清楚,受之有愧。” 顿了顿, “电影是‘通过造假来实现真实’的艺术,所有的技术都需要为主题和故事服务。” “可长镜头的局限,也因为极端的一镜到底而被放大。我已经尽量在拍摄中避免长镜头移动所造成的眩晕感和大角度挪移的滞重感,但终究无法完全弥补观众在观看一部电影时最大的优越感:即上帝视角。” “同时在剧情上,我也尽我所能的去丰满它!演员们也很努力,贡献了精彩的演出。” “但还是那句话,一镜到底在内容上的单薄恰如电影作为一门影像艺术的局限性。” 甄杰诚想了想,又补上一句, “归根结底,《此去不回》最瞩目的要素仅仅只是视觉奇观罢了!不,应该用技术奇观来形容,更为恰当。” 望着得意弟子面对掌声却仍旧清醒的自我认知与剖析,田主任的笑容越来越盛。 此刻,弟子越是谦虚,他便越是骄傲。 看,同行们脸上的欣赏便是证据! 听,愈发热烈的掌声便是证据! 马克·穆勒两眼冒光,迫不及待的拉住田主任的手, “咱们可是老朋友了,田!” “你可是杰诚的老师,田!” “你也不想看到老朋友接手的威尼斯电影节每况日下吧,田!” “你懂得,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