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其实国内非著名作家想要出书还是蛮难的。 特别是传统文学,这几年几乎肉眼可见涌入传统文学领域的新人作者正在减少。 并不是说大家的文学素养不高。 正相反,在素质教育的普及之下,大家在文学方面的素养相较于90年代。 那肯定是高出了不止一个档次。 只不过,在数字传媒时代,纸质书籍的出版并没有那么受欢迎罢了。 把时间倒回十多年前,在互联网还没有现如今这么普及的情况下,那个时候,有影响力的纸质期刊有很多,不管是文学、杂志,又或者漫画、这些传统纸质媒介,都非常受广大读者欢迎。 类似于《读者》《意林》《故事会》《看天下》《青年文摘》这样的传统杂志,应该是不少90后学生上课摸鱼时间的无聊消遣? 又或者《知音漫客》《飒漫画》《漫友》《漫画世界》《漫画行》这些传统漫画,也帮助不少青少年学生打开了异世界的大门? 甚至于那个时候,传统文学百无禁忌—— 甚至都可以出现《怖客》这种专门讲述恐怖灵异的杂志 那个时候,传统纸质传媒大行其道,各种各样的图书出版社也是活的非常滋润。 完全可以说,那個时候的新人作者,就算是在没有什么名气的情况下,只要是故事写得好照样是可以得到一个出版的机会! 可反观现在. 实体出版漫画《知音漫客》《漫客绘心》《漫客绘意》早已经因为经营不善停刊。 实体出版杂志《意林》《读者》《青年文摘》为了生存下去早就不知道砍掉了多少个文学专栏。 类似于《怖客》这种盛极一时,但终究昙花一现,最终停刊倒闭的杂志—— 真的不在少数 也正是基于大量的传统文学期刊倒闭,这就导致国内出版社的数量极速减少。 现如今,能在数字传媒时代,还存活下来的出版社,几乎无一例外—— 都是一些拥有国资背景的传统出版社. 也正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没落,这就导致新人作家在出版行业,想要出书的难度 几乎是呈倍数的增加! 如果说,是在传统文学领域深耕多年,并且已经是闯出了不俗名气的作家,就类似于刘震云老师这种级别的作家想要出书. 那自然,各大出版社绝对是排着队上门约稿。 毕竟,‘刘震云’这三个字就相当于是品牌,在名人效应的齐聚之下,不论他书写得怎么样. 他的新书销量,就一定不会差! 出版社,是要考虑盈亏的。 一位新人作家,在毫无名气的加持之下,就算是把销售数据往好的方面考虑 也只不过是能堪堪销售出去几十万册?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一本图书的销量,只是几十万册,在扣除版税、纸张、运营成本、工人工资等种种费用的情况下 出版社忙活小半年不仅不挣钱甚至还得倒亏钱? 并且,从数据上来看—— 新人作家能有几位一上来就拥有几十万册销量的啊? 能头一次出版书,就能拥有几十万册图书销量的作者,始终还是少数。 大部分作者,都达不到这种地步。 往好了想,就算你新人作者,新书大爆,头一次出版图书就销量几十万册,那这对于出版社来说. 也就堪堪只能是保本不亏钱。 但是,作为新人作者,如果你新书爆不了,甚至连最基本的几十万册销量都达不到,那这对于出版社来说. 不仅是不挣钱,它还得往里面搭上时间成本,人工成本. 它反倒还得往里倒贴点儿? 也正是基于这种情况,现如今的新人作家,想要在传统文学领域方面出头 这还真是比较难? 出版社宁愿去等一名有名气和实力的老作家,约稿约他个一年半载,也不愿意冒险去出版一些新人作家的文学著作? 毕竟,这事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