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然,每多过片刻,记住的内容就会减少些。 “准备好了没,你开始复述-----” “好的,夫子。” 孙山点了点头,先是闭上眼,快速的将刚才记住的内容,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然后,睁开眼睛,缓缓平静的念道起来:“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王夫之瞪大着双眼,望着一边用手指在膝头上刻画着,一边缓缓坚定有力复述的孙山,心里直呼妖孽! 等到孙山住口不说,向自己请示时,王夫之才反应过来。 孙山竟然在一刻钟内,记到了第十一页,记住了812个字。 直接打破了唐伯虎的纪录,并且,超出过近300字之多! “好!非常之好!” 王夫之用力的拍了一下大腿,高声的赞扬道:“孙山你有如此惊人的记忆力,今日只需要多读多看前人的文章,多记前辈的试题,就足够你中举了!” “说起我朝的科举,其实也简单,只要你的记忆力足够的好,你把前辈们的优秀文章记下来,再加上你自己的一些理解,就可以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谁还不是抄来抄去,在抄袭中求同去异,将其化为己有!” 说着,王夫之异常认真的盯着孙山,谆谆教导:“你不要认为为师说的这些话不好听,当年为师也是这么走过来的,所谓熟读佳作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话差点让孙山开口欢笑起来,没想到,唐朝没有了,连熟读唐诗三百首,都改成了熟读佳作三百首了。 他忙恭恭敬敬的行了个弟子礼:“谢谢夫子的教诲,弟子明白,我们这些后人都是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才得以发扬光大!” 听到孙山如此说,王夫之又愣了一下。 他还是头一次听到如此的新颖说法。 不过,想想,还是非常确定非常对的。 “哈哈哈哈-----孙山你这话说得对,总结得很到位!” 肯定了一句之后,王夫之反问起来:“那你知道,你刚才记住了多少个字不?” “回夫子,我感觉应该在810个字左右,上下应该不会超过5个字。” 这又让王夫之震撼了一下。 他没想到孙山竟然在如此全神贯注的情景下,还能如此准确的,推算自己大概记住了多少个字。 上次他问唐伯虎时,唐伯虎是再次默记了一次,才答复自己在520个字,上下10字之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