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卢栩好奇:“你还会做什么?” “会可多了。”她掰着指头数,“我会打络子、做毛球、做小羊、戳小羊和小狗。” 卢栩蹲到她旁边,“那你能教我编东西吗?” 小姑娘歪头看他:“编什么?” 卢栩指指架子上已经编好的:“就这个吧。” 待罗纯、卢庆将要带的东西装好,卢栩也从铺子里出来了,手上还拎着一个大大的包袱。 罗纯笑他:“你注意点儿,这么大人扎小姑娘堆里像话吗?” 卢栩:“东家勉励员工,怎么不像话了?” 他把包袱扔上车,解开给他们看,“瞧,小兔子,小狗,小羊,小牛,多可爱。” 罗纯瞧着也挺可爱,“那个老虎给我留着,我拿回去哄我儿子,还有那个头花。” 卢栩:“小老虎是给我们家卢锐的,这个给你留着。” 他拿出一只小狗。 罗纯:“不要小狗,我儿子当然得要老虎!” 卢庆面无表情看他们俩争执,抬头望天,双目放空,没一会儿,他抬脚走了。 一个十八九,一个二十好几了…… 还得他操心这,操心那的。 就在他们返回观阳同时,崇宁和文丘的商队也从观阳进货回乡了。 文丘商人还好,他们和州府也接壤,从前都是去州府进货。 虽然州府的大商人不怎么爱搭理他们,但好歹见过州府的繁华。 崇宁人不一样,因为地理位置不好,穿山越岭又难,崇宁面积还大,出县一趟十分艰难,即便是号称为了利润无所不至的商人,基本也没怎么出过崇宁县。 有进取心的,最多也是跑文丘进货。 这也不怨他们,毕竟他们不比繁华的南方。 大多百姓都是吃自己种的粮吃自己种的菜,布也能自己织自己纺,一年忙活到头,银钱是赚不到的,但靠勤勉,勉强也能温饱。 他们实在不爱出门。 出门难,还耽误他们种地。 尤其是崇宁,田地不如别处肥沃,别处一亩产的粮食,他们要种一亩半才能收获。 每年交完税,剩下的也就够饿不死,买东西? 他们连赶集都不积极。 这样的环境下,商人也很难,百姓不爱买,他们不好卖,他们进货少,价格就高,越高,百姓越不爱买。 简直恶性循环了。 因此,崇宁也没啥实力强劲的大商人,这次官府牵头组织他们去观阳,名义上是去进货,其实是想卖货。 他们崇宁山多,出山货出药材啊! 尤其是他们地广人稀,有些地方常年无人去,总能找到年份足的草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