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好在正是夏秋之交,路上到处都有旺盛的野草,他们走半天,卢栩就放牛和骡子去吃一会儿,休息完再继续上路,看着在山脚惬意吃草的牛,卢栩生出了紧迫感—— 他们的茶棚,应该配套卖草料! 进了永固县城,卢栩满县城找人帮他处理那些从军营弄出来的皮毛。 观阳能处理皮毛的工匠少,也就朔州郡这方面的手艺人多。 不过他时间有限,也不好在永固县停留太久,一番商量后,卢栩在永固县城租了院子,罗纯让他两个族弟留下,在这边处理皮毛,他们先带着商队返回。 卢栩问:“用不用再多留几人?” 罗纯:“就看点货,他们俩够了,留的人越多花钱越多。” 卢栩想了想,还是找了两个自愿留下的伙计,让他们四个找人处理皮毛,顺便在永固县城里找找有没有合适的铺子,若有合适的,他们下次来,可以在永固县开个收货卖货的杂货铺。 卢栩叮嘱好他们皮毛收拾好后做成皮靴、皮带、皮衣、皮包,还给他们画了几个样式后,就留钱离开了。 回去走的还是来时的路,连晚上借宿都还是住在曾经住过的村子里,第二次到来,让那些原本和他们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家都和他们更熟悉。 一回生,二回熟,卢栩趁机询问他们想不想在附近开个茶水铺子,收拾出几间空房子给过路商人当客栈。 他一路问下来,竟有不少人愿意试试。 毕竟这一年,过路的不止卢栩,有些北迁的军户,也会到他们村子里讨些水喝,买点吃食。 他们亲眼看见卢栩那么多粮车北去,还平安带着货物从北边回来了,对北边的蛮人也不再像从前那么担忧。 不少人还询问起卢栩北境的情况,得知如今蛮人每年要给大岐交羊交税,卢栩车上许多东西是从蛮人那儿换来的,也渐渐对和平有了信心。 有人相信,也依旧有人不信,不管怎么说,战争的阴云正在慢慢散去。 没了安危的威胁,有人想起十几年前的和平日子,也有人想先试着做点儿成本不高的小生意。 卢栩从他们的商队车上往下拔旗,将观阳联盟的旗子送给愿意开茶棚,或者愿意租借院子给他们的住的人家。 他总不好才住了两次就往人家墙上糊涂乱画,还是留个旗子好辨认。 卢栩:“你把这个旗挂到墙上,下次来,我们也还挂这个旗,看到有这个旗的地方,我们就过来休息。” 村民问:“你们下次啥时候来?” 卢栩:“秋天,收好粮食就过来!” 那些拿了旗子的人家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标志,有山有水的,瞧着不难看,他们没怎么多想就把旗挂到了窗户或门上。 慢慢的,有些过路的军户也注意到旗子,而且震惊地发现,只要挂旗的地方都卖吃的喝的,还能借宿! 渐渐的,这消息不知怎么就在北去的大道上传起来,连巡逻士兵有时候都会提醒人数较少的军户行人,晚上不安全,不要宿在野外,往前走,看到挂旗子的人家都能借住。 到了青龙城,卢栩的旗子都发完了,他还不知道从青龙往北一直到永固县,没人知道他们观阳联盟,但没人不认识他们观阳联盟的山水旗。 出青龙城,过川丘县,再往南又慢慢到了山区,好在他们上次路都走熟了,到了岔路一路留意着他们来时留的路标,走起来十分顺利。 进了堡山,就有他们的茶棚了。 卢栩紧张,强扭土匪开茶棚,怎么听怎么不靠谱,也不知道那群“浪子”跑没跑路,还给他剩下几间茶棚。 等到了第一家,卢栩瞧着挂着他亲手写的“茶”字的铺子,傻眼了。 怎么这茶棚比他在观阳的卢记食铺还大? 卢栩、罗纯面面相觑,随他们回来的陈连也揉了揉眼睛。 他记得从这儿走时候,他们挺赶时间,就扔下三袋粮食、一袋钱、三个人和一块牌子,怎么一个月不见,就变成这么大铺子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