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罗老爷子乐呵呵夸了卢栩年轻有为,约他等罗县尉休沐来家里吃饭做客。 卢栩一听,有戏啊!马上开心道:“好,等罗伯伯休沐我来尝尝贵府手艺。” 罗老爷子乐呵呵道:“咱们观阳论厨艺,你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了,不过我们家有两道蒸菜还拿得出手,你和罗慎他们几个也熟,没事多来家里坐坐。” 卢栩:“好!我家也搬过来了,正愁没地方串门呢。” 他们热络地闲聊一阵儿,卢栩就告辞回家了。 罗纯送卢栩出门,回来时罗老爷子独自坐在厅堂里发呆,“送走了?” 罗纯:“走了,小跑着走的。” 罗老爷子莞尔,心道这卢栩果然像罗慎说的,聪明,却没什么心计。 他看着自己不靠谱的五孙子,脑中忽然闪过:是他们家的五小子不靠谱呢,还是这个卢栩更跳脱呢? 第124章 换籍 晚上罗县尉和罗慎一众下衙回来,边吃饭边听罗老爷子和罗纯如此这般的一说。 罗慎下意识一皱眉,脑中开始权衡利弊,罗县尉没说话,眼睛却是亮了亮。 罗纯默默观察,一下就看出大伯心动了。 罗县尉问:“咱们家只用出人?” 罗纯点头:“是这么说的,他出钱出货,咱们出人,不足的两家一起招,两家合伙,利润三分,咱们各得一份,留一份儿投到下趟,扩大规模,到咱们商队把这条路蹚出来,做成观阳到朔北最大的商队,不用再扩,再利润平分。” 听到“观阳到朔北最大的商队”,罗县尉不由一挑眉,心道他倒是敢想,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罗纯见罗慎看他,推脱道:“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卢栩说的,爷爷也听见了。” 罗慎没搭理他,“若一直做不成什么最大的商队呢?” 罗纯:“他说最晚十年,若是做不成,咱们两家再商量,只要有一家不想扩了,也利润平分。” 罗慎点头。 随即饭桌上安静了。 一家人默默吃饭,各自想各自的。 在另一桌吃饭的好几个年轻人都是从朔州战场回来的,他们咬着筷子也不知在想什么。 那条路不止罗纯走过,罗家好几个人都走过。 这条路要经过建阳、崇宁,而这两县在隆兴都是数一数二的穷,原因无他——山多。 山多却没大河,水运不通,粮食产量也不行。 建阳可是隆兴最大的县,比观阳还穷。崇宁南北最长,比建阳还差,建阳好歹南边挨着州府,崇宁连去州府攀关系都嫌远。 而再往北,翻过山进了朔州地界,那就比建阳和崇宁还不如了。 他们隆兴郡好歹在整个大岐也不算太穷,其他有钱的县总算还能照顾这几个穷县,朔北呢,边疆之地,寒风瑟瑟,夏天短冬天长,物产更是贫瘠得厉害,年年都要靠朝廷拨款给他们买粮,不然吃都吃不饱。 修路? 那自然是想都别想了。 只有几条行军的大路,大多也荒草萋萋。 他们想要带着商队走这种路,倒是不怎么用怕劫道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