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等到杨成文到了的时候,阎解成也没有铺垫,直接说道:“成文,我准备改革部里下属的企业。 就两个要求。 第一,就是为了要做到产业整合,能够做大做强。 比如,将各大机车厂、机车研究所这些单位都整合成一家,或者两家企业。 要放权给这些新成立的企业,然后加大铁资委的监管权限,必须把部里的车精力从这些琐碎的工作中摘出来。 特别是那些下面的路局,各种企业全部要进行整合,直接去掉他们的领导权限,以后所有的企业都由铁资委的统一管理。 你也知道,我一直都是这种想法,以前这个只在铁科院顺利的执行了下去,其他地方都没有彻底的贯彻。 所以,这第二件事自然就是整顿各路局的下属企业。” 杨成文听到阎解成的车话,自然明白这件事的难度有多大。 别看各个路局下属的那些厂子,都一副破破烂烂的样子,里面涉及到的利益还真不少,人常言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杨成文有些担忧的问道:“领导,这件事我们要不要先缓一缓,不然搞不好我怕同志们有意见。 到时候,万一再引起什么乱子。” 阎解成倒也不在意,点了一支烟缓缓抽完,这才说道:“这一次,我给你尚方宝剑。 到时候让纪检这边配合你进行工作,伱说他们会不会重新掂量掂量? 成文啊,有些事情可以妥协,可是有些事情坚决不行。 我们必须要搞清楚那些事关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高度,深刻认识这个问题。 这件事儿决不是可抓可不抓,而是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也不是可以缓抓慢抓,而是到了必须紧抓狠抓的时候。 当然了,做事我们也得循序渐进,你这边先摸清了。 到时候,部里会先从路局下面的各个分局开始整顿。 然后,花两年时间依次往上推,最后完成全路整顿” 杨成文见阎解成态度如此坚决,便知道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也就坚定的点了点。 这件事是迫在眉睫的。 在这个发展经济的年代,他们那些路局开厂子,做生意的后果实在太恐怖了。 就问一个领导,天天惦记着下面的厂子这个月挣了多少钱,可以分到少奖金? 久而久之。 大家便都不会将心思放到列车运营上面,出事那就是必然的了。 经商势必导致官倒,官倒必然导致腐败。 这些企业必须从部里剥离出去。 或者说必须将运营与企业经营分开。 必须好好梳理部里的工作职能,这下属的部门实在太复杂了。 投资、规划、信息科技、设计、服务这些都可以成立专业的由部里直属的企业。 还有像出版社、报社、文工团、火车头体育工作队这些都需要整合一下。 阎解成已经感受到了大铁路的模式,太过于臃肿,严重影响了部里主要业务的进行。 当然了,目前的问题并不只是如此。 这次的事情,之所以让很多人都针对铁路。 跟一直以来的一家独大有很大的关系。 在如今在铁路人的眼里,全国就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铁路,一个是地方,全国面积-铁路=地方。 铁路人去政府部门办事,叫去地方办点事。 比较客气的词叫市里。 坐在火车上与邻座聊天。 “你是市里的?” “我是咱铁路的。” 领坐听到市里一词,心里就八九不离十猜到对方的身份。 “你也是咱铁路的?” “对,我就是咱铁路的。” 这种场景比比皆是。 这种隔阂,差不多隔着一条国境线。 不怪人家一直都有意见。 这些年由于铁路的独特性质,几乎和地方互不往来,大家相互隔离,就连说话的方言,也不一样。 从别人的话来说,铁路人说的既不是普通话,也不是某地的方言,可以称之为铁路方言。 阎解成这些天仔细梳理后这才警觉,铁路除了没有部队和外交部,别的都有。 把铁路比喻成一个国家,真的基本可以吊打五常以外的小国家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