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阎解成他们到食堂的时候,校长他们已经在排队打饭了。 这里可没有互相吃请的现象,也没有外出应酬吃喝。 所有人,不管是学员还是学校领导,大家一日三餐都在几个学员食堂排队买饭吃。 这种做法让大家感到很自然,很惬意。 领导来参加班上座谈讨论,发表了讲话,吃饭时也和学员一样排队吃饭。 目的就是为了学风建设,这学校从一成立就坚持从严治校,严肃校风校纪。 阎解成他们从报到起,学校就把他们的关系转到了学校。 学校支部建设后,有学校派来的组织员就提出了三个要求。 其实也就是三个转变。 要求大家从领导干部转变为普通学员。 从紧张工作转变为安心学习。 从家庭生活转变为集体生活。 强调了凡是到学校学习的领导干部都是学员,所有学员都没有等级、没有特权,住一样的房,吃一样的饭。 不能让人代学、代写、陪读。 更不能拉关系、搞小圈子,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要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学校的课程安排很紧,基本上是每天上午上课,下午自习或讨论,晚上也学习。 第一周,阎解成他们都在学习思想。就一周时间,阎解成已经用了两个笔记本。 一本用来做课堂笔记,另一本是他自己整理文稿以及个人感悟。 一周时间在紧张的学习中度过,几人都没有时间把酒取出来解解酒瘾。 这周,阎解成最终彻底的奠定了他学霸的地位,再也没有人叫他小学霸了。 不仅是在思想学习讨论中,阎解成总能一针见血的指出关键问题,他还往往能够张口说出一些先进的理论。 不仅学员们佩服,就是校长和诗经同志,都对阎解成嘴里偶尔冒出来的新理论大受启发。 当然了,阎解成的笔记,也是大家热追的东西。 用大家的话来说,阎同学你年轻脑子又好用,这笔记肯定比我们记得全。 这让阎解成一时之间感觉自己是被真学霸附体。 而阎解成在学校里,不仅是文化成绩好,理论学的棒,德智体美劳也是全面发展的。 有几个人菜瘾还大的,特别喜欢晚上约阎解成去打球。 阎解成是谁? 那可是被体委朱慧敏特训过的人,篮球技术岂是他们这些菜鸟能比的。 穿着背带裤都能吊打他们。 一瞬间让阎解成,有种拳打南山养老院的感觉。 当然了,众人对于阎解成这种做法也是纷纷指责。 说什么他不尊老爱幼,说他这样不利于团结,说他缺乏体育竞技精神。 甚至,有些输不起的老头,着急了还会往外丢垃圾话。 这些阎解成都不在乎,毕竟都只是弱者的无能狂怒罢了。 终于到了星期天,大家可以外出了。 如今可没有什么双休日,只休星期日。 因为学校,其他时间都不能外出,有事外出要请假。 所以,周日这天大家显得格外高兴。 学校也是想的周到,为了方便学员到市里去看看。 专门安排了大客车,周日早上便停在了礼堂前广场上。 要出去的学员就坐大客车,学校的车把学员送到阅兵广场大会堂东侧。 下午四点从那儿坐车回校。 至于小车,没有学员坐小车的。 更没有人带车来学习。 阎解成与其他人不一样,星期天早上便早早的将这一周换下的脏衣服装到了行李箱中。 也跟其他人一样,坐上了大客车。 众人见阎建成拿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便都纷纷打趣他。 “这有媳妇儿就是好啊,还有人给专门洗衣服。 哪像我们这些人,都这把年纪了,还得自己洗衣服,苦啊。” “小阎同学,要我说大家也是同学一场,就应该互帮互助。 下次叫你媳妇儿帮我们大家也洗洗衣服。” 阎解成听着这些老不正经的家伙胡说,心里暗暗决定以后不给这几人抄笔记了。 几十分钟后,大客车到了阅兵广场大会堂东侧。 阎解成跟众人告别后,搭了公交便往家里赶去。 十点钟,阎解成便拎着箱子到了家门口。 阎解成刚到门口的时候,便看见小女儿宁宁抱着一本书,在前院的石榴树下看的认真。 阎解成还没进去,家里的小黑三代便已经叫了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