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问题-《无敌正德》


    第(2/3)页

    做地方官,清廉自守,能做事,从知县开始做起,履历丰富,对地方百姓的民生也很了解,朱厚照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好像他可以去西北啊!

    此时的何鉴完全不知道自己被大明的太子殿下给惦记上了,还想着让他去西北,听了朱佑樘的话,何鉴连忙开口说道:“是,陛下!”随后转头看向了朱厚照,躬身道:“太子殿下,今年四月,臣奉旨前往荆襄地区抚辑流民。”

    “臣遍历河南、湖广、陕西交界处,核实荆襄流民二十三万五千余户、七十三万九千余口。”

    朱厚照看着何鉴,有些不敢置信,二十三万五千余户、七十三万九千余口?

    流民,这是历朝历代都害怕的东西,造成流民的原因很多,但是基本上逃不过天灾**,所谓天灾,那就是受灾了,土地无产出,在本地活不下去,那就索性去别的地方过活。**的原因就更简单了,兵灾或者是苛政,当然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土地兼并。

    建国之初,国家授田,基本上就是每个人都能分到地,新生儿也有地,那是因为战乱消耗了大量的人口,土地够用。

    这一点历朝历代都一样,即便是在后世,很多人也经历过这个,90后有的能分到地,有的分不到,那就是因为耕地没了,没有办法在分给百姓了,这就出现了没有耕地的土地。加上生病以及灾祸卖地,土地越来越不够用,百姓没活路了。

    虽然兼并的土地也需要人耕种,需要人来做佃户,可是还是有人连佃户都做不上。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人口数量超出了土地的承载能力,放在后世也不难解决,工商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创造无数的价值,但是在这个时代不行,他们只能成为流民,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这就衍生出了很多问题,像后世的难民一样。

    这些人是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因素,稍有不慎就是揭竿而起,犯罪率什么的就更别提了,当土匪强盗的都一大把。

    现在朱厚照知道老爹为什么发脾气了,这已经触及到大明的统治根基了,流民不稀奇,关键是这个数量太吓人了。二十三万五千余户、七十三万九千余口,这是查到的,没查到的呢?百万流民啊!这要是揭竿而起,那得乱成什么样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