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琉璃佳节(五)-《琉璃花月琉璃盏》
第(3/3)页
蔺凌知道王诗雅想表达什么,而这半首诗词,正是出自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陈放的神鬼误国。
陈放原是陈国人,典型的无神主义者,后来周游列国时来到了虞国,当他见到虞国人民多好信奉鬼神时,便下定了决心要留下来,一是为救国而来,二便是打破国人的信奉之心。
只是奈何陈放使尽浑身解数,除了让虞国生产力和经济大大增长以外,列如军事一途,只要是和鬼神向背而论的,皆被虞君一一否定。
只是虞君不懂军国,若虞国没有强大的军备保证,那么虞国的经济不管有多么强大,迟早要沦为它国的阶下囚不可。
果然,就在陈放的政策被否定的第二年里,身为邻国的郑国,派遣大将尽起国中兵士,以迅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便冲向了虞国都,虞城。
说起来,虞国的军政也是腐朽到了极点,当初在竹梅山要塞当前,也不知道主帅犯了什么神经,竟然舍弃了固若金汤的关隘,尽起主力出城而去,他们以为自戴神鬼面罩,就能吓唬的住郑国蛮子。
结果却被以逸待劳的郑国士卒,以各个击破的战术,直接便瓜分了战果,而没了关隘的阻碍,南下虞城简直就是一马平川,很快虞城被攻破。
虞国贵族皆被押往郑国,而虞国那富饶的良田,也成了郑国不可缺少的粮仓了,说起来五年栽培,最终成了他人的军需库,对于虞国来说还真是一种讽刺。
而这首神鬼误国,正是被郑国遣返回国的陈放,撑船在陈河之上所作,原文皆是:千里仓虞美如画,神意传达福万家,世人空为美好累,灾厄若达空祭神。
遗憾的是,陈放让船家记下诗词之后,转身便投了河,临死之前陈放更是悔恨的说道:‘我身为陈国人,不思家国颓势,却只身前往他国,当初的一腔热血却致其国灭,算起来我可是那个战争推动者。’
‘如果当初虞国没有我的出现,贫穷的国度现在也不会成为他人的口中大餐,或许神鬼有悖人伦,可至少不会招来战争,现如今一切都是因为我的缘故,我还有什么面目回归故土,苟延残喘于世!’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