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回家-《诸天从村长开始》


    第(2/3)页

    下了便车又转班车,等坐着班车到晋陵县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今天看来是回不了家了,于是冉江便去了老徐家。

    运气不错,今天老徐倒是没去下面考察去,见到他老徐也很高兴,“咱们晋陵县的状元回来了,吃了没有?没有就在我这儿吃吧!”

    冉江也没客气,顺手把礼物放了下来,“听黄师傅说您在金州厂的时候,最喜欢厂里做得绿豆糕。”

    “这个好,这个好,别的地方的绿豆糕很少有纯绿豆面做的,混了其它东西,咱们金州厂可是从来不这么干!”要是送别的,老徐肯定不收,不过绿豆糕他确实喜欢,最重要的是不值啥钱,于是就拆开和冉江吃了起来。

    吃饭的时候,老徐也一直在问金州厂的事儿,当年在金州厂的生活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回忆,离开之后他念叨的可不只是绿豆糕啊。

    “如今换成费厂长了啊?”老徐微微皱起眉头,他当然知道费厂长的为人,开始有点后悔当初去请水书记帮忙了,小宋被下放到一线,肯定有这个原因。

    “嗯,从整体而言,厂长负责制确实是一种进步!以前各家厂子都是‘党委发号召,厂长做报告,代表举举手,工会跑龙套’,一些不大懂经济、技术和管理的干部掌握着企业的决策权和指挥权,难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责任制度上,常常是‘大家都负责,大家都不负责’。”冉江说道。

    虽然他本人在这场变革中吃了亏,但这种改革的大方向却没错,“试试厂长责任制,可以让更专业的管理人员掌握更大的权力、担负更大的责任,职权得到了明晰,有利于改革的进行;不过,这对负责人要求也提上去了,很多厂子的命运就和厂长的素质直接绑到了一起!”

    遇到好厂长厂子自然能发展好,要是遇到费厂长这样的,厂里要难受一阵儿;要是遇到有啥歪心思的,厂子就更倒霉了。

    “是啊,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方面的动作也越来越大,要是再采取以前的老做法,肯定是不合适的!看来你已经开始适应从大学生到国企干部的变化了么?怎么样,这段时间工作如何?”老徐问道。

    “我现在和您当初一样,在一线当工人,黄师傅可是没少跟我说您当年的事儿,我也一直在向您学习!”冉江把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说了一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