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之所以说是基本上解决,而不是说全部解决,那是因为有些贫困人口之所以贫困,是因为懒惰的缘故,那样的人让他们去做工,可能性不大。 有的人是宁可饿死都不愿意干活的。 就算是柳家有意扶贫,也扶不起那样的人。 还有一些人家没有见柳家的作坊做工,这个倒和懒惰无关,那是因为那些人家自己家有足够的地,不是大地主就是小地主,用不着给别人做工。 只是柳家在柳镇招聘那么多工人,对那些当地主的造成了一点麻烦——他们没有办法在柳镇招到佃户来给他们种地了。 给他们种地,一年辛辛苦苦到头,也只是勉强的混到一口饭吃,遇上收成不好,吃都吃不饱。 去柳家做工,旱涝保收,一个人就可以轻松的养活一家子人,能够保证一家人的温饱问题。 只要不是傻子,都算得了那一笔账。 有那空余的劳动力,自然会选择去给柳家做工,而不是给地主种地。 柳镇的那些地主们招不到佃户,那么多地又不可能自己来种,确实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对柳家也有那么一点怨言。 不过,那麻烦不算是特别的大,柳镇招不到佃户,可以去别的地方招。 没有地的农民多得是,不用出博物县,就可以招到足够多的了。 只是,去别处招人,条件要放得宽厚一点,别人才可能过来。 他们的田租要比别的地方的田租低一些。 这自然会损害到他们的利益。 但损害的利益不算是很大,只是说少赚一点,没到亏钱的地步,他们也还承受得起。 对柳家是有一点意见,那意见还没有大到记仇的地步。 ——人家家里出了一个那么厉害的土地神,他们也不敢去记仇。 另外还有一点,柳家有更先进的种地技术,也没有对他们藏私,都分享了出来。 他们在田租方面受了一些损失,可是获得了更先进的种地技术,粮食产量得到了提高,这样一减一加,实际上他们也没有吃亏。 工业技术要保密,要保证柳家赚到足够的钱,这样柳青才能拿出更多的钱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可是农业技术没什么保密的必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