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像大宋,三司使所负责的正是盐铁与度支,正好盐铁就正好归属于那疆部里边去,然后一个税部,一个支部。 最后,就剩下了一个单纯的户部,老老实实干户部的工作便可。 照这样一来,那就应当是三省九部的构架,重点是,既可以让许许多多无职却又领着俸禄的官吏有正经事干。 还能够极大地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 “小高啊小高,你可当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为师惊喜啊。” “此二策,足可解我大宋百年冗官之弊也。” “杨戬!”随着官家这一声吆喝,杨戬赶紧上前一步。 只是,官家在吆喝完了这一声之后,又抬手示意杨戬先别吱声。 缓缓地坐了回去,仔细斟酌了半天之后,这才开口言道。 “此二策容朕先好好思量思量,再行计较。” 杨戬点了点头,回身指了指那幅才画了一半的大作小声地提醒道。 “是,奴婢明白,那幅画作,官家您看……” “哎呀……”官家赵佶抬手击额,有些犹豫地看了一眼那两份奏折。 “嗯,朕就先把这幅画作添补完,回头就给小高的良策好好的把把关。” 说话间,官家顺手把那两份奏折也摆到了书案上,再一次沉浸进了艺术创作之中。 手中的毛笔,开始在那幅艺术佳作上仔细地勾勒起来,一位绝色佳人,很快就显现于他的笔下。 两份涉及着大宋政治格局,以及朝廷构架改革的重大政务,就被撂在那里,犹如两条生无可恋的咸鱼…… ##### 在离开皇宫的路上,陈侍郎忍不住提及方才为何吴老你不自表功劳。 面对着陈侍郎的疑问,吴执中抚着长须,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些许微末之功,吴某垂垂老朽争又如何,不争又如何?” “重要的是,官家能够下定决心,革弊立新,这便足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