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童贯安抚好了童智胜,便径直入宫面圣。 ##### 官家赵佶目送着欢天喜地的童贯大步离开,不禁露出了一个玩味的笑容来。 指了指那童贯消息的方向,朝着身边那安静如鸡的杨戬乐道。 “不论是蔡爱卿,还是他童贯,想必都已经尝到了甜头。” “官家所言极是,奴婢也觉得正是如此,所以蔡相与童节度使才会来求官家,就是希望他们的子侄,能够继续跟着状元公行事。 只要做出了成功,功劳终究也有他们的一份。” “是啊,不过这样也好,蔡卿与童卿,皆在杭州任职过,想必也该有些人脉在,有了此二人子侄相伴于小高左右,朕也能够放心一些。” 听到了官家赵佶这话,杨戬也只能一脸心悦诚服地表示官家英明神武。 ##### 第二天一早的朝会,朝中大臣皆纷纷进入了垂拱殿。 而当官家赵佶从后门进入了垂拱殿时,一干臣工都查觉到了官家今日装束的不寻常之处。 那就是这位喜文厌武的大宋天子,今日居然难得地在腰畔佩上了一柄夏国剑。 这下子,所有臣工直接就让官家赵佶给整的有些不会了。 既没有收到大宋边陲之地发来的紧急军情,国内也没有哪里发生重大灾害,又或者是有民乱发生。 在这样的情况下,官家赵佶不伦不类地佩剑而来,这是想要闹什么鬼名堂。 可偏偏官家赵佶根本不解释,不过好在,来到了御案前之后,他便将佩剑解下交给杨戬捧上,这才施施然地坐了下来。 蔡京这位大宋百官之首,确定官家赵佶没有主动解释他今日古怪之举的想法。 这才清了清嗓子站出列班,向大宋官家表达了经过了诸多臣工的合议。 大部份的臣工都认可杭州的确具备设立市舶司的条件,故请官家圣裁。 官家赵佶满意地看着那朝堂之中,那些即使心有不满,此刻却也只能悻悻闭上嘴保留意见的臣工们。 看看,这就是办事的效率,蔡爱卿当真不愧是自己的肱股之臣。 若是没有他,这样的事情,岂不是要扰得自己头疼脑热,哪里还有时间琴棋书画外加修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