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高俅想到官家对自家璋儿那种青睐态度,再加上璋儿现如今才十一岁,入职不过半载,立功频频,当真是亮瞎一干朝臣的眼球。 而且这小子,一开始就打定了主意,拉扯那童贯的继子还有蔡京的六郎入伙。 现如今,朝堂之上,完全就把这三个后生晚辈当成了一伙人。 重点在于,那蔡老六与童智胜跟随璋儿,凡事皆是以璋儿为首。 但是璋儿却也很乐意分功均劳,让那蔡老六与童智胜也频得赏赐与加官。 如此一来,不论是奸相蔡京,还是那权宦童贯,不管他们愿意与否。 都只能默默地为这三个小娃娃遮风挡雨。 光是璋儿这等拿捏人心,懂得以利益交结盟友的天赋手腕,就足以让高俅汗颜,要知道,最开始璋儿与那童、蔡二人结交之时。 自己这个当爹的只觉得不过是小辈之间的胡闹。 可是现如今仔细想来,越想就越觉得这是亲儿子有意为之。 我高氏也不知道是哪来的这等幸运,居然能够有璋儿这等文曲星降临于高氏。 如今他不过才十一岁,不论治政的本事,还是那军略治兵的本领,皆让自己这个当爹的深感脸红。 “夫君在想什么呢?”黄氏察觉到夫君愣神半天都不吱声,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没什么,方才璋儿所言,为夫担心自己记不住,特地让他将自己的想法与心得给记录下来。” “为夫正好与璋儿好好地先拿府中的家丁与护卫练练手,一旦功成,到时候为夫再拿着我儿的心血,到官衙走上一遭。” “这是为何?”黄氏不禁一愣,看向夫君那副笑容复杂的脸庞。 “娘子想必不知,为夫虽然主掌三衙,可是,三衙之中,可是有不少人,对为夫是面服心不服。” “毕竟为夫乃是潜邸旧人,能为太尉,靠的并非武勋,乃是官家的恩宠……” 说到了这,高俅脸色微沉,自然是想到了自己在三衙与那些粗鄙武夫们相处之时,那些不怎么愉快的经历。 即便那帮子粗鄙武夫在自己跟前,都显得甚是老实恭敬,可私底下怎么编排议论自己,高俅又焉能不有所耳闻? ##### 话又说回来,虽然三衙诸多武臣,对自己是那样的态度。 但是他们却对自己亲儿子高璋赞誉有加,甚至为了跟自己套近乎,都很喜欢跟自己聊起璋儿。 究其原因,还不就是因为璋儿能够以十一之龄高中状元,而且,他那两篇策论之中的《武备策》简直就是说进了那些武臣的心坎里,挠到了他们的心头痒处。 再加上璋儿是不仅能说,而且还能做,小小的年纪,就主动地承担起了军备改革变法之事务。 还做出了相当的成绩,不论是那质量过硬的手刀,还是那种被广大禁军将士昵称为扁担弓的板弓,又或者是那顶可以抵御箭雨浇头的锻压铁笠盔。 对于那些靠玩命来搏取功勋和财富的禁军将士而言,有一把称手的武器,还有保命的甲具,都是他们最可靠的战友。 而亲儿子高璋,给他们带来的这些好东西,自然也就获得了那些武将,乃至禁军将士们的感激和爱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