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样的工匠,高璋自然不会错过,这简直就是最完美的钟表工匠。 当陆谦听了高璋的解释,他找最优秀的工匠,是为了复刻那水运仪象台之后,自然不敢怠慢。 径直就领着高璋等一行人来到了东京汴梁最昂贵,技艺也是最为精巧,当然价格也是相当离谱的段氏所经营的首饰铺子。 “这间铺子的东家乃是东京鼎鼎大名的段翁,这一条街,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商铺,都属于这位段翁的。” 陆谦甚至还说起了一件关于这位段翁的典故趣事,这事也就是在神宗年间。 那个时候,他还不是段翁,而是段二郎,他家中有一只产自秦陇的鹦鹉,毛色漂亮,很是聪慧,甚至可以背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 每当有客人到家里做客时,这鹦鹉都会乖巧地叫“上茶”,然后客气地和客人寒暄。 而这位段二郎对这只鹦鹉也是爱护备至,小心豢养。 有一天他被别人的事情牵累而入狱,在暗无天日的黑牢里蹲了半年。 半年后,他从牢中出来,回到了家中第一时间就去看自己的爱鸟。 结果这只鸟吐槽他在牢里边呆了半年就受不了,本鸟在你的笼子里边关了大半辈子,你丫觉得本鸟好受吗? 听得此言,这位段二郎不禁起了同病相怜的心思,亲自乘车,带着这只鸟儿前往秦陇之地放生。 “下官还听到一个流言,据说那只鸟儿,并未远走,而是在被放生的官道附近筑巢,逢人便相问,段二郎可安好,它很想念段二郎……” 听着那陆谦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这个故事,高璋听得啧啧称奇。 没想到这个时代的秦陇之地居然有鹦鹉,不过一想到后世在四川一带也有鹦鹉。 说不定就是因为气候发生变化,从秦陇溜达过去的也说不一定。 就像国宝熊猫,也是秦岭南北两头跑,这倒也不奇怪。 话说回来,如此这故事是真的,那倒真是一段佳话。 倘若这个故事是假的话,呵呵,那就证明这位段翁绝对是一位牛逼的广告营销高手。 单单凭着这个故事,见多识广的高璋都心生好奇,更别提这个时代的东京百姓。 ##### 而等高璋勒住马头,打量着这块牌匾之时,看到了上面的思鹦阁这三个字,高璋下意识地嘴角一歪。 高璋大步地进入了这间占地颇广的首饰铺子里,就有一位应该是管事的人快步迎上了前来。 “鄙人姓王,是店里的管事,见过这位贵客,不知贵官是欲给家中哪位亲眷挑首饰?或许鄙人可以给贵客一些建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