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戬也不得不承认,官家赵佶的艺术天赋,绝对是世间罕有。 就像那小高状元,拍起马屁当真是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没有一丝匠气,亦是世间罕有。 玉清昭应宫的真人痴痴地望着外面的太阳,看着太阳从高挂,直到渐渐西斜,却也盼不来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 ##### 此刻,赵家位于开封城外的庄园里边显得十分的热闹,一干东京的铁器铺老板、掌柜足足来了十余名。 可以说东京汴梁以及周边地区,最有实力的铁器的锻造、冶炼等工坊的老板、掌柜都尽聚于此。 另外,还有几位大腹便便,穿金戴银的煤老板,也来到了现场。 这一切,自然都是源于铁器行行头,东京汴梁最大的铁器作坊的拥有者赵老先生的召集。 赵老先生过去也就只是这铁器行中的一位大佬,家产极厚,但是谁让他生了一个好闺女,长得如花似玉,又嫁给了一位官吏。 如今已然是工部郎中,实权派人物,作为他的老丈人,赵老先生自然在铁器行中的地位水涨船高。 经过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和盛情拥戴,赵老先生不出意外地成为了铁器行行头。 而今,距离他成为行头已经快有一年,今日他召集诸掌柜前来,自然是有大事相商。 坐在主位上,须发花白的赵老先生,目光扫过一干坐在跟前的一干同行,下意识地瞄了一身坐在自己身边,抚着长须的中年人。 这位,正是爱婿的管家,奉了爱婿之命,特来镇场子的。 “诸位同仁,与老夫也多是想识多年的老友了,今日开宴之前,有一件要紧之事,需要告之诸位。” “想必都知道,昨日官家已然下诏,我大宋军备废弛,械不堪用……” 伴随着这位行头的慷慨激昂,一干铁器行的老板掌柜们经历了最开始的震惊之后,旋及都两眼放光。 频频把热切的视线,落在了坐在赵老先生身边的那位工部郎中的代言人身上。 旋及就听到了那位喝茶水润了润嗓子的赵老先生来上一嗓子。 “朝廷虽然决定军械外包,但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