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三日之后,神童状元高璋气定神闲地立身于垂拱殿内,迎着那满朝臣工的目光,自信从容地侃侃而言,递交了自己的方略 官家在朝堂之上宣布,决定同意军器监少监高璋所奏。 决定择一种武器,也就是手刀,来对外包之法进行试行。 倘若真的能够获得成功,会再继续向前推进军备改革。 倘若连试行都搞不定,那么就证明此法不可行。 面对着官家的说辞,一干臣工还能说个啥,只能纷纷称诵官家英明神武。 特别是那些家里有矿,又或者是家里边有铁器工坊的那些臣子,都认真地审视着那今日入殿来接受任命的神童状元。 直到高璋谢恩离开了垂拱殿,一干臣工这才收回目光,开始频频在心中盘算起怎么才能够从高璋的手中捞取利益。 而那一干之前曾经从诸工坊处捞到好处的臣子们,此刻表情显得甚是难看。 偏偏又无可奈何,之前他们这些人站出来表示反对,反倒挨了官家一顿训斥。 意思就是他们搞了军备这么多年,军备越来越差,伱们既然不行,凭什么不允许年轻人来主持改革。 总而言之一句话,朕觉得高璋适合,那他就适合,你们觉得有问题,先过了朕这一关再说。 “官家这到底想要干嘛,居然给一个孩子下放那么多的权力,这简直就是揠苗助长。” “他就不把那小子胡来,把事给办砸了?” “官家的想法,岂是我等可以猜度的?” “不过在老夫看来,与其寻一积年老吏去做,倒真不如让这个还是个孩子的状元来做,更让我等省心省力。” “……” PS:刚到家,今天三更,明天没事就努力五更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