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谁是枭雄(十二)-《血色汉末》


    第(2/3)页

    白波贼一跑,姜麒再无顾及,随后分兵,赵云领两万人马,以廖化为先锋入太原。关羽领三万人马,携童飞、颜良、文丑,以辛毗为军师,随赵云收复太原后,攻打被南匈奴占领的雁门郡。最后亲率八千余精锐,朝上党而去。

    上党郡,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一听郡名便知,此地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郡地所处,东依太行山与河北为界,西依霍山、中条山与河东接壤。

    全郡山光水色优美,文化传承悠久,英杰雄才辈出。但又因地理,此地向来金戈铁马,烽烟不断,为历代建功立业者所倚重,素有“得上党而望中原”之说。

    战国之时,关系秦、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便是从上党开始。长平一战,人屠白起名声鹊起,赵军被坑杀四十五万。

    时光辗转,四百五十年后,此地又迎来大军光临,只是那并不磅礴的军队,根本不能与几十万秦军相提并论。

    当然哪怕人数无法相提并论,然姜家军那赳赳之气,绝对不会比秦军少。

    那一往无前的气势,还未到上党地界,以吓的丁原残部惶惶不可终日。

    不过很奇怪,姜麒发兵不久,刚过大汉祭天地之一的霍山,靠近上党第一个县谷远后,大军扎营了。

    打仗自古以来就有一鼓作气、再而衰的说法,眼下士气可用,姜麒却不战上一场,自然让人费解。

    自出征以来,剑尚未染血,便安营休整,给同僚挣了许久,搭了好多坛好酒,方才当上先锋的张飞很是不乐意,看着以有轮廓的城郭,当即就冲入了姜麒的中军:“四哥!眼前就是谷远了,怎么不继续行军了,一个小县城,飞一个时辰便可攻下,在城中休息多好,大冷天的,干嘛费事的在野外驻扎!!”

    “翼德!怎么?多年没有随为兄出征,规矩都忘记了!此乃中军,怎能冲撞!”正在与此次随军的荀家叔侄探讨军务,抬头就看到吹胡子瞪眼、又彪悍许多的张飞,姜麒当即就乐了。

    “哈哈哈!翼德将军还是那急性子,这些年从未改变,不也是着股冲劲,深得主公之心吗!”张飞是什么德行,姜家军上下都清楚,接着姜麒的笑容,荀攸也笑道。

    “公达兄!!你是在笑话麒平时就娇惯着翼德了,不过每次看他那张牙舞爪的模样,麒都在心里发誓,下次不让他做先锋了!”一路行军都是疲惫,姜麒也没有认真,轻松的回应道。

    “话虽如此说,然我姜家军第一猛将,主公怎舍得,哈哈哈……”大家都在笑谈,共事许久,也很是熟悉的荀彧,也没有憋着,附和道。

    “对呀!四哥,两位荀先生都说了,飞是先锋,先锋官自然是要攻城拔寨,四哥等着,飞去夺了谷远,把县衙给哥哥腾出来做中军……”着张飞虽然粗犷,然却很尊重文人,哪怕见荀家叔侄是在笑他,却也不恼,反而借机顺言道。

    只是张飞白欢喜了一场,这才刚转身,就被姜麒叫住了:“军规忘记了!!令行禁止,敢私自调兵,行同叛乱!”

    “四哥!我……”可以说天不怕地不怕,但在军中张飞却就服姜麒的管,着一开口,他当真就不敢离开。

    “好了,好了……翼德将军不要着急,既然主公让你做先锋,又亲自率军攻打上党,着仗就少不了,今日行军也近百里,士兵都累了,不如先回去休息吧!攸保证,只要主公一下令出兵,定保举你出战,可好……”

    打仗、特别是恶仗,姜家军上下都知道姜麒喜欢用张飞,但他那急脾气,又是谁都害怕的,一个处理不好就是双刃剑。当即玩笑归玩笑,荀攸知道兵无小事,作为谋士,眼下都还不清楚姜麒打算,怎能让张飞冒然发疯,当即也和事道。

    “那四哥说好了,飞可整顿兵马,豹骑随时准备攻城呀!”兄弟多年,张飞清楚兄长的性格,决定的事情根本不会改变,不过还是随着荀攸之言,就坡下驴道。

    “去吧!不过记住军中不需饮酒,为兄可听说过你着溯方喝醉了酒鞭笞士兵,以前为兄不在,不与你计较,要是再有着事,可别怪为兄没有提醒……”张飞打仗是一把好手,但为人太过桀骜,又冲动,眼下大战在即,姜麒赶紧上眼药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