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谁是枭雄(七)-《血色汉末》
第(2/3)页
傀儡之刘协自然准奏,恢复陈蕃等人的爵位,并提拔他们的子孙为官。
死人的面子做了,着活着的自然不能少,首先董卓开始收编何进之旧部,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曹操、郑泰、河南尹王允赫然在列。
着提拔旧臣可稳定朝局,然名声太臭却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随后由李儒建议,董卓也走上了当初大老粗何进的老套路,亲近士人、名士。
当时名声最响之名士如:荀爽、韩融、陈纪、蔡邕,皆被强行入朝为官。
特别是大儒蔡邕,虽然推辞有疾,不能出任,然最后还是被董卓一句不来夷三族击败。
一入京中,董卓也没失信,先是任命为代理祭酒,随后又被举为高第。紧接着历任侍御史、治书御史、尚书,三天之内,遍历三台。接着又升任巴郡太守,被留任侍中。
借此蔡邕也一举成为董卓入京后,新提拔之最信任的幕僚。更有传言,好色之董卓看上其女。不过虽然有风言,却不见行动。也因此,让人浮想联翩,难道是还怕着谁谁谁。
朝臣、名士一个个慢慢屈服在董卓淫威之下,为其服务,然虽无奈,可却没有多少愿意助纣为虐。
特别是周毖与伍琼、何颙等人,借机劝董卓提拔良善,先后刘岱、孔伷、张咨、孔融、应劭、张邈等人被重用,担任地方太守等要职。
最后并让其不计前嫌,对弃官而走的袁绍、王匡、鲍信等人授以太守职位,以示和解。
只是却不想,痛快答应的背后,不过区区半载,董卓就尝到了苦果,也就是这些人,一到任上,便厉兵秣马,风风火火杀返京中。
………………………………………………………………………………
历朝历代,一朝天子一朝臣,虽然少帝登基不及半载就被废弃,然随着董卓辅政,三公九卿当即换了个遍。
可很奇怪,比之当初少帝登基后官吏的提拔、罢免。如今无论上位的,还是降职的,却没有多少能看到喜忧。
其中便包括原河南尹、如今的太仆王允。
王允出身官宦世家,文韬武略无不精通,十九岁之时就开始任公职,不过壮年便任豫州刺史。
可虽少年得志,却在黄巾之时,任然不敌皇帝信任的中常侍张让,差点在斗争中身死。也因此一度被迫去官隐居。
一隐数年,直到中平六年,何进掌权之后,方才被启用出仕,历任大将军府从事中郎,兼领河南尹。
只可惜命运着玩意儿,谁说得清,着才当河南尹没几月,就遇到了朝廷大灾,先是伯乐何进死了,随后又是董卓乱政。
哪怕如今从河南尹变成了太仆,位居九卿,算是被董卓提拔了。可着并不是王允想要的,王氏家族乃是山西的名门望族,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从小被熏陶,王允自然是一心忠于大汉。
就如当初敢与张让针尖对麦芒一般,眼下对于董卓的行为,他怎可能接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