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冀州名士(求收藏)-《血色汉末》
第(2/3)页
“攸谨记主公今日之言。”何等聪慧的荀攸当然清楚姜麒所说的,何尝不是对自己的提醒,当然如若姜麒是个喜欢阿谀奉承、心胸狭窄之人,他当初也不会千里相投了。
、、、、、、、、、、、、、、、、、、
随着华灯初上、日落西山,沮授看着远处倚着一颗大树打坐的姜麒感慨非常:“看来这位麒麟子,能在小小年纪就当上镇北将军这般高位并非偶然,光是这份气度,就是其余同辈者未能及的。”
“此子却是有种与众不同的气势,不过还是太过年少,或许今日之成就也是一时之幸而已,就如同当年的霍骠骑一般,不过一时流星而已,现在大汉如此混乱,靠此年幼麒麟子,想来并不能救社稷于危难吧?”田丰同样深思道。
“元皓兄如此快就下断言了,着并非兄长的作风吧,兄长看到姜易阳身边那个年轻的文人了吗?如若授没有认错对方应该是颍川荀家的子弟荀公达,既然荀家都出手了,难道不能说明一二吗?”沮授有些不太赞同的说道。
“不错现我大汉的确大部分为世家控制,也可以说现在大汉之所以如此衰败并非全是外戚、宦官的责任,那些只为家族利益的大家族当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纵观天下着黄巾一乱,基本已经耗尽了国之气力,接下来的战乱或许将成为世家争夺的时代。”
“看来着麒麟子现在出现已经有野心了,姜家尽管已经落寞,但在山东、关东、关中却也根深蒂固不可小亏。姜易阳年纪小小却一路施恩,在冀州名动天下,再经过数十场大战有了一批誓死跟随的将领,今天到此又寻找谋士,难道真的为国为民?”田丰突然悟出些许东西缓缓说道。
“名仕则主而侍,元皓兄有大才之人,想来不甘于老死荒野吧!”看着忧国忧民的田丰,沮授试探着说道。
“能救百姓于危难中自是我辈之愿。不过正如刚才丰说的,着姜伯孝太过年少,即便今日来了,但他真的是明主?”田丰干脆的回答道。
“世事无绝对,甘罗十二岁为相,霍去病十八岁封将,难道我们能小亏着姜易阳?”,同样心中有些抱负的沮授眼见话都说到如此,当即将手中棋子归入棋盒中说道。
“哈哈哈,英雄出少年,成大事者能屈能伸,姜伯孝今日能礼贤下士确实值得欣赏,是丰孟浪了。不过还是要看看其志再说,如若到时发现其真的是可依附之人,公与贤弟是否一同前往?”田丰同样放下棋子说道。
“能跟随兄长投奔同一个主公,当然求之不得,如若姜易阳当扶,说不定将来我与元皓兄还会成为一段佳话也不一定哦。”沮授笑着一礼道。
“哈哈,那就请公与贤弟一同前往,去瞧瞧着麒麟将军!”田丰起身邀请道。
“当然,今日授就与元皓兄共进退。”沮授起身答应道。
很快达成一致的二人提着引路的灯笼,从院中走了出来,经过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朝着姜麒等人所坐之处走了过来。
看着路上的星星烛火,担任护卫的姜仁叔正准备提醒自家少爷,可当回头之时才发现原本靠在树下仿佛睡着了的少爷,现以睁大了眼睛带着微笑看着来人,姜仁叔不禁嘲笑自己怎么忘记了少爷的本事。
“公达醒来,院中来人了。”姜麒轻轻推了下旁边因为赶了一天路,累的睡着的荀攸道。
“啊、哦,卑职失礼了。”听到姜麒的叫声,荀攸猛然醒来,着一个月的行军生涯多多少少的也让他提高不少警觉,赶紧整理了一下仪容说道。
“无妨,今日辛苦公达了,待事完后好好休息两天。”姜麒并没有在意,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说道,毕竟就是自己这个习武之人常年的行军都有些吃不消,更何况刚刚放下圣贤书的荀公达这个书生了。
“在下田丰、田元皓,让将军久侯了实在抱歉,请将军赎罪、、、、、”待姜麒说话完毕,靠近的来人以朗声问候道,说着还在空中行了个揖礼。
“晚生冒昧打扰,先生不要怪罪才是。”听到对方之言姜麒也赶紧走上前还礼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