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小弟周瑜(求鲜花)-《血色汉末》
第(2/3)页
不过下一刻,当姜麒听到少年自报家门,姓周名瑜后便彻底震惊了。无疑这自报姓周名瑜的少年,牵动了他脑海深处了记忆。
那记忆所带来的震惊甚至不逊于袁绍、曹操给他的。姜麒如何也想不到眼前粉雕玉砌的少年,将来会成为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美周郎。
不过姜麒的震惊才刚刚开始,只见自报家门的周瑜撩起衣服下摆,便跪地说道:“学生周瑜,今日得见先生实乃三生之幸,学生自小跟着洛阳几位先生修习音律、古籍经典,但月前拜读先生所做诗词后仰慕不已,早早便想拜见先生。当日在拜读先生大作之时,小子不才便立志希望拜入先生门下,还望先生不弃”,说着周瑜就要叩拜。
“慢、、、、”姜麒在震惊中听完周瑜所说之后,赶紧侧身让开并制止道。
听到姜麒制止的声音,周瑜明显有些慌张,面色更是一下红了起来尴尬的问道:“先生觉得学生不配拜入门下、、、、、,还是先生是要考察学生?”
“非也、、、、”姜麒上前扶起忐忑的周瑜,先安慰一下接着说道:“麒自小跟着天柱山一仙人修习观人之术,麒观公子之面相乃世间少有,公子不但聪慧过人,而且还是个足智多谋之人。或可说才比之张良、陈平而不过也。”
“但今天不知公子要拜麒为师,到底要学习何?难道就是要学习诗词歌赋否?如若是那样麒可告知公子,虽然麒从小修习百家经典,但比之太学之博士相差甚远。我想公子还是不必浪费时间了、、、、”
姜麒说完反身拿起矮几上的茶盅,自顾自的喝着也不去打扰思索之人。
半响后,略有领悟时,周瑜才小声恭敬的问道:“多谢先生指教,还望先生不宁指教,瑜当修习何为上?”
“公子之智世间少有,修习诗词歌赋将来或许可以名传千古,修习儒学经典或许能成当代大儒,修习琴棋书画或雅名传世,周公子以为如何、、、、”姜麒放下茶盅,盯着周瑜上下打量着说道。
面对姜麒伶俐的眼神,周瑜感觉有些喘不过气来,最后硬着头皮说道:“着或许都不该是瑜所走之路吧?”
“哈哈”见对于自己试探之话周瑜反应如此迅速,姜麒不禁心中再次夸奖此子是块上好璞玉。
随即便接着说道:“诗词再好不过一才子尔,学识再好一腐儒尔,至于琴棋那不过一文雅之人尔。如今朝堂昏暗、民不聊生,作为大丈夫当学治世之法、安国之学,如若周公子要学,可学万夫敌也、、、、”
“万夫敌,先生要小子投笔从戎?”听到姜麒的话周瑜明显一愣,要知道他家可是诗书传家的世家,以前投笔从戎他可是想都没想过。
“非也,武艺再好也不过百人敌、千人敌也。再者说以周公子之经脉并不适合习武,就算现在如何辛苦,也不会成为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之人。”
“不过以公子之智,却可成为指挥上将者冲锋陷阵之人。就如同张子房、班定远,身坐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说的便是周公子之辈!”
“那先生可教瑜万夫敌否、、、、”被姜麒几句话带动的情绪激扬,周瑜在激动中恳切的望着姜麒问道。
“哈哈,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麒都才开始摸索,何来能力教导别人!”姜麒笑着摆手说道。
“那先生以为何处可学到、、、”
“如若真的有地方修习,那天下不就到处都是孙武、张良之辈了吗?麒别的本事没有,但还好有些记忆。当年麒在天柱山之时,对师傅搜集的天下兵书都有涉猎,如若公子想学,我们倒是可一起专研、专研、、、、”
“弟子拜见师傅!”听到姜麒要教自己,周瑜激动的赶紧俯身就要磕头拜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