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那天和圆圆出去买东西,遇到那个孩子了。我真的没有想到安清把那个叫做小海洋的孩子教育得那么好。” 回忆去那天的情形,连洁的唇边隐隐地带出了一抹微笑。 她跟丈夫细述了那天的情景,当然并没有怎么提军军,而是着重讲了海洋。 “我当时就觉得,能够把一个烈士遗孤养得这么又开朗活泼,还懂礼貌,还有家教,真的很不容易。 后来我又从别人那里打听到了一些孩子之前的情况,以及安清这几年为了照顾小海洋付出的辛苦,更觉得安清是个值得托付的人。 咱家圆圆思想单纯,她的另一半选择,除了人品好,有上进心外,最重要的是要能够真心理解她,包容她。 我想除了安清再也没有更合适的人了。 安清是你的学生,这么多年也算是知根知底。他们师兄妹不能说一起长大的,至少也算熟悉,相互了解。 一个连对战友的孩子都这么包容,爱护的人,结婚后还能对圆圆差到哪里去? 再说了,还有你这个老师在,小两口就算是将来闹点矛盾,看在你的面子上,安清也得让着圆圆。” 安知业以前从来没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他觉得儿孙自有儿孙福,特别是婚姻之事,孩子自己做决定就行。 可现在让妻子说的,他忽然觉得还真有几分道理。 他这个女儿生得好,出生时安知业已经做了大学教授。因为所学专业适用于国防建设,属于国家保护对象,即便是在那场运动中也没有受到什么打击。 所以他的女儿一直生活顺遂,没受过什么委屈。 而且又因为自幼生活在军校校园里,身边接触的人不是军人就是技术人员,圈子相对简单,所以性格也十分单纯。 她那性格做学术没问题,很容易沉得下来心,但过日子,真不一定行。 只是—— “我印象里安清是不是有对象了?前几天我们散步的时候我看他和一个女同志聊得挺好。” “你说的是小江吧?我打听过了,那是江嘉强的妹妹,就是救了罗教授的那个江嘉强。他们家和安清住对门,安清忙的时候,他们会帮忙照看一下孩子。” 安知业想了想,摇头道:“好像不是这样,你再打听打听吧。婚姻大事,父母,师长可以提建议,但是不能替孩子做决定。 要是安清没有对象,他们两个也愿意处处试试,那我的个人意见是赞成这个婚事。可要是不合适,也不用勉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