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顾绫雪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一番后,抬起头,看向已经彻底无语了的孔鲋,狐疑的问道:“孔院长,此书之名是否有误?确定不是抡拳之抡语?” “咳。”张良差点笑出声来,连忙以拳掩口,轻咳一声以作掩饰。 面对顾绫雪的质疑,孔鲋表情突然有了些许不太自然。 世人皆知,孔子三十余岁广纳门徒,讲学授课,门下弟子多达三千。 昔日虽未携全体弟子同行,但亦有上百人随其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君主采纳其治国理念与道德学说。 其间,还曾被匡人误认为是他们的仇敌阳虎,结果遭到数百人围攻,险些丧命。 后来得知是误会,得以解围之后,行至蒲地,又遭蒲人围困。 在被围的危急关头,那些弟子们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尤其是公良孺,直接率领自己的兵车、兵丁与蒲人大战,最终杀出一条血路,使孔子一行得以脱险。 除此之外,在周游列国期间,还遭遇了陈蔡之厄、宋国之险,若说完全仅凭道德与智慧感化他人,而无任何武力冲突的话,恐也难令人信服? 孔鲋神色有些复杂,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的先祖孔子,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精通 ,体魄强壮,武力和力气确实也……远超常人。 顾绫雪忍着笑,饶有兴趣的继续往下翻阅着。 下一秒钟,就听她眉毛微微一挑,轻咦了一声。 孔鲋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不知道顾绫雪又将要说出什么惊人之语来。 “我突然想起来……”顾绫雪看向孔鲋,疑问道:“有人曾言,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孔圣人当真说过这句话?觉得开始制作陶俑来殉葬的人,会断子绝孙?” “非也!”孔鲋听此,连忙否认,神色郑重地说道:“先祖之意,实乃批判以俑陪葬之行。人俑虽非血肉之躯,却也形似真人,此等做法,恐使人忘却生命之可贵。再者,亦是盼世人能以仁爱为本,摒弃此等不恰当的丧葬习俗。” “不仁?不恰当吗?”顾绫雪手抚下颌,“殷商之时,活人殉葬之风盛行,及至周朝,逐渐有了人俑陪葬之例,人殉之事因此稍减。” “到了陛下这,更是将活人陪葬全然以兵马俑替之!” “兵马俑也皆是依照士兵出征前做好的,这意味着,战死的将士,可以与帝王同葬,此真不仁吗?” 什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