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奋进-《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第(2/3)页
    成功拿下两个铺面完成任务的那位管事也很满意。
    拿到契书的温故就更满意了。
    那群天赋平平的二代只要尽快把铺面建好了等着收租就行,别瞎特么创业!
    那帮人就算什么都不干,也有远超常人的优势。
    盛家商队为什么愿意预订铺面?
    赵暮他们的政治背景属于歆州第一梯队——赵阀的“赵”!
    盛家已经有了自己的立场,不在歆州购买房屋已经表明了他们的态度,但是租地方又未必靠谱,房东的身份需谨慎考量,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好在到处都有盛家的故交旧友,可以去借助或者短租。
    如今终于有了看中的地方,房东身份又稳妥,再加上长远发展的综合考量,盛稔才做下决定。
    盛家商队想在这里租铺面,先收到消息的并不是朝晖坊,在那之前,温故已经让人去了趟赵府。
    商队能在那里租铺面,已经是被默许的。
    赵少主的议事堂。
    此时也谈及盛家商队。
    “盛家的商队,还是要防一防。”
    盛家商队的不干政,是不主动干预政事。
    打个比方,一封密信,商队不会主动往外传送。但如果这封密信夹杂在货物中,雇主支付了足够酬劳,他们愿意在“不知情”的前提下,帮忙把这些货物运送到指定地方。
    同样的,如果有人调查,他们也会配合。收寄方都是谁,地址在哪里,他们都不会隐瞒。
    “恐怕盛稔看中那里,也是为了更方便探听消息。”有文士说道。
    赵少主倒是淡然一笑:“虽有弊端,但益处更大。”
    朝晖坊那边难得做了点好事。
    于是,赵家那群年轻人很快就收到了来自赵府的夸赞。
    一下子集体亢奋了。
    赚不赚钱都是次要的,凭他们如今的身份,凭他们姓“赵”,只要不闹出大事,就不用担心饿死。
    重要的是,能证明自己有本事!
    “建铺面!建!”
    “立刻!”
    “设计图赶紧搞出来!”
    “建材囤起来!”
    如今建筑材料紧缺,虽然冬季借助雪道运送了不少木材,但是城中这么多富户,大多数木材都预定出去了。
    现在他们临时插队,强抢是不行的,肯定要搭进去不少人情。
    不过,也值了!
    成天闲得打架的赵家年轻人们,像是接受过多番鞭策,陀螺似的忙碌起来。
    都说了要年底交房,到了今年秋冬,那一排铺面要是建不起来,在家主那里估计就没个好印象了!
    好印象,约等于好前程。
    同样姓赵,但前程是有好有差的,谁乐意被兄弟们甩在后面?
    没几天,原本已经人员饱和的景星坊工地,又有新活儿了。
    消息灵通的闲汉们,迅速把这个重要信息传递到各坊。
    冬季已经过去了,眼瞅着气温升起来,外面会越来越危险。迫切想要赚取粮食柴火的平民们,争先恐后奔过来。
    工钱方面,甭管是一月一结还是半月一结,在如今这样的形势之下,能把贫民一家子拖死。
    因此,工地基本上是日结,或者两日、三日一结,时间再长就不合适了,也有损赵家的名声。
    钱引数额太大,发实物又不方便管理,于是,新开的工地果断兑换了景星坊的粮票。
    劳工们都挺乐意的。
    闲汉们这几日也很得意。有机会能给街坊邻居谋点福利,以后他自己遇到麻烦也有人帮衬。
    这世道,像他们这样的小民,单打独斗可过不长久。
    比如这次赵家新开的这片工地,他们探知动静就赶紧通知自己那边的街坊邻居。
    如今成功被雇佣的劳工,都得记他们的好。
    工地休息时间。
    同一个坊的人聚在一起闲聊,有劳工也有闲汉。
    一个身形单薄的劳工,再次摸了摸袖袋里的粮票,确认粮票还在,才舒了口气。这是他两天的工钱。
    旁边的闲汉见状,压低声音快速道:“别老摸袖袋,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在那儿藏了粮票?!”
    也就是熟悉的街坊邻居,他才特意提醒。不然,他这样的街溜子可不留手!
    劳工紧张地看看四周,也低声应道:“是是,我记住了!”
    没办法不紧张,这是能让一家人活命的东西。
    秋冬时候他生了一场病,没能赶上城外防御工事的招工,家里全靠妻子接一些缝制衣物的活儿。只是,寻常富户如今日子也紧着,不是经常有活儿派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