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开历史先河,将士族赶尽杀绝!-《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第(2/3)页

    侍中张玄素附和道:“地方兵制基于郡、县,而大唐如今行道、州、县。”

    “兵部要直接管辖县尉、郡尉及县兵、郡兵,单单是这些地方兵多达上百万,连同他们的家庭,至少是百万户,这可不是一个小动作。”

    “还有,兵部要自信筹措兵、甲、马匹,这就需要建立类似于军器监的匠造坊。”

    “臣附议!”

    在场群臣全都表示赞同二者的看法。

    “梁国公以为呢?”

    上首的李承乾将目光投向了并未出言的中书令房玄龄。

    “陛下。”

    “臣斗胆请问,改军制是为了大唐更加强大,还是只为了军队?”

    ‘咯噔!’

    这话直接让在场朝臣们心中一激灵。

    “自是为了大唐。”

    迎着众臣的目光,李承乾认真道。

    他要的大唐不只是一个帝国,还是一个世界的绝对主宰,只有这样才能在征伐诸天万界中发挥出更强大的战斗力,以确保主世界的升格和强大。

    “臣建议对朝廷、地方官制进行大改。”

    “秦、汉之时,三公九卿与郡县相合,到如今,朝廷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太过繁琐,官员之多,已经让国库负担重若万钧,须得卸下包袱,轻装前行。”

    房玄龄昂首挺胸,高声道。

    ‘什么?’

    全场一片哗然。

    谁也没想到这位梁国公行事竟然如此暴烈,上来就是改革朝政,这是要翻天呐。

    “继续。”

    眼睑微动,李承乾示意道。

    “是。”

    房玄龄大胆谏言:“朝廷既置三省六部,何不以吏部掌文官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

    “兵部职掌全国县兵、郡兵及地方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

    “刑部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工部执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

    ‘大胆匹夫!’

    这一谏言直接让在场除了六部尚书之外的官员为之愤慨。

    如若以此而为,那么,在场除了鸿胪寺、大理寺之外,其它几乎都可以裁撤了。

    ‘有点意思!’

    微微一笑,李承乾从房玄龄的谏言中看见了后世的影子。

    三省六部制在明清时期一度达到了鼎盛,成为了封建体制中最完全的一部分。

    实际上,房玄龄提出的六部职能跟后世只有一部分差距,例如,后世的礼部还管有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这一部分现在是由鸿胪寺在处理;后世的兵部职掌全国军卫、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现在只掌管地方兵,边军及中央禁军一点都没参合。

    “陛下!”

    一众官员看见李承乾的表情,脸色不禁变了,焦急出声。

    “梁国公之言实为谋国之言。”

    “朕以为甚好,但还不够好。”

    面向众臣,李承乾沉声道:“黄门侍郎何在?”

    “臣在!”

    早已等候在侧的黄门侍郎出身待命。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大唐欲行万世,必得破陈出新,朕以梁国公之言为引,今日定下朝制、官制。”

    “嘶!!!”

    满殿群臣无不倒吸了一口冷气。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是什么样的一句话?传了出去,天下必将为之震动,由此可见皇帝变革之心之坚毅。

    “拟诏!”
    第(2/3)页